回到劍宗後,淩瓏直接就去找到了劍柔若。
“師尊,淩師弟求弟子代為向您道謝。”
“你來此隻是為了替他人說這一句?看來你是真的不將為師的話當一回事了。”
“師尊誤會了,弟子此來是有惑求解。”
“哦?你且說來。”
“什麼是矛,什麼是盾?”
“劍是矛,道是盾;你是矛,你也是盾。”
“弟子不解。”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可知何解?”
“弟子知道。”
“那你就該明白,矛盾乃是共存;這個世界是沒有絕對鋒利的矛的,同樣,也不會有絕對厚實的盾,有的,隻是自相矛盾而已。”
“這個道理弟子懂,所以弟子向來都是以自己為敵,務求弟子之盾不被弟子之矛所破。”
“那你還問這個問題做什麼?”
“回師尊,弟子這個問題是從道真那處聽回來的,弟子從聽到這個問題後,總覺眼前出現了一層濃霧;弟子有感覺,隻要拔開這層不知所起的濃霧,弟子必然能更進一步。”
“從道真處聽來的?那你不該來尋為師,你該去問鳳棲峰那位。”
“師尊……”
“去吧,關乎你之道途,為師不會怪你。”
鳳棲峰。
“弟子淩瓏,有惑求見師伯。”
一隻鸞鳥從天池中飛出,口吐人言道“是什麼疑惑重要到能讓你來擾吾清修?”
“什麼是矛,什麼是盾?”
“你以為呢?”
“弟子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
“知道的是什麼?”
“道真師弟所修為武道,故天地大勢便是道真師弟的矛,那盾呢?什麼才是他的盾?”
“那你的矛是什麼?”
“這……是劍。”
“說清楚!”
“是劍意!”
“那你現在明白了麼?”
“……”明白什麼?淩瓏沉思了。
良久之後,淩瓏才道“師伯,您的意思是弟子的盾就是道真師弟的矛?”
“原來你不明白,空歡喜一場。”
“弟子愚鈍……”
“丫頭,你告訴吾,你修的是什麼。”
“劍!”
“不對,再想。”
“道!”
“還是不對!再想!”
“……”淩瓏沉默了許久,道“是氣!弟子修的是氣!”
“誰的氣?”
“天地靈氣。”
“吾是問,汝修的是誰的氣!”
“弟子不明……”
“這也不明,那也不明;那你還問什麼!矛與盾是什麼與你又有什麼關係?”
“弟子惶恐!”
“這個問題是道真問你的?”
“不是,是淩師弟問道真的。”
“如此說來,與你何乾?”
“弟子聽到這個問題時若有所得,然卻總也抓不住那一點靈感,故來求教。”
“那你便認真回答吾的問題。”
“弟子確實是不明。”
“唉……你修的是劍,你修的是道,你修的是氣,但你忘了,你還修本心,還修本我!
修天地氣不假,但你更修本我心氣!
什麼是你的心氣?你剛才說了,是劍;但吾要說,對,也不對。更準確來說,是意。
什麼是意?劍意,心意,天意!
道真修武道,悟大勢,你呢?學劍悟劍意。
但,劍意是什麼,你有仔細想過嗎?想明白了嗎?
沒!你沒有想過!既然沒有想過,自然也就談不上明白了。
你問吾什麼是矛與盾,吾告訴你,吾之矛即是意!吾意即劍意,劍意即天意!
吾盾即是天盾!天盾即吾意!吾意即吾心!
故,吾之矛即天之意,吾之盾即天之心!”
淩瓏聞言,震撼得無以複加!
“吾意即天意,吾心即天心!此,便是吾之矛與盾!”
鸞鳥的這最後一句,仿如黑夜中的一道雷霆閃電!
震撼了淩瓏的心境,也為淩瓏漆黑的前路照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