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武禦道!
仙武禦道第二卷第二百二十四章寶物講道台。
道真在說完天乾地支劍陣後,內心激蕩之餘卻保持著腦中異常的寧靜!
天乾地支,簡稱乾支,源自種花家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內含種種極其深奧玄妙!
區區一座劍陣,根本難以言說其中之萬一!
“可惜了,如是本尊親授,當可道儘陣中之種種玄妙;貧道雖可馭使此陣,卻遠不及本尊於此陣之深厚領會……”
心中感歎之餘,道真抬眼四望,見多數人仍在沉思冥想,便想著先不打擾彆人,悄悄然離開回去就好。
隻是道真才要站起來,卻被人喊住了!
“道真……道真師兄請留步!師弟有惑,還請師兄解之。”
他這一喊,沉思中的人紛紛被驚醒!
一時間,求解惑之聲不絕於耳!
這樣一來,就連冥想中的人,亦被吵得轉醒了過來……
道真見狀,沉喝一聲!
“安靜!”
止住眾人喧嘩後,道真就問那首位提出要求解惑的人,道“師弟有何疑惑?”
“道真師兄,鬥轉星移之說師弟不解,還請師兄賜解。”
鬥轉星移即是北鬥七星鬥柄旋轉指向。
在天乾地支劍陣中,鬥轉星移即是二十四節氣的轉換、轉變。
二十四節氣的製定,就是依據北鬥七星鬥柄旋轉指向而定的;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一點體現在劍陣上,就是天乾地支劍陣最根本的核心能力--秩序。
天乾地支劍陣能夠自成陣勢空間,隔斷內外靠的就是這種秩序能力。
一個劍陣最核心的東西,道真在講解此陣的時候都沒有細說,現在就更不可能明說了!
於是道真就問眾人“諸位可有誰願為這位師弟解惑啊?”
話才問完,立即就有一位女修站了出來!
“道真師伯,弟子齊韻寧,鬥膽請師伯準允弟子解此惑。”
此言一出,眾人哄然大笑!
這名女修修為不過鑄基中境,居然也敢如此托大,去解還丹境修者的惑?
簡直是不知所謂!
道真可不管彆人如何看,對齊韻寧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汝但說無妨。”
這名女修的舉動是不妥的,她這樣是很容易受人攻訐的。不過,道真本就沒打算給他們解惑,她站出來也算是給了道真一個由頭,道真不會讓她遭受眾人攻擊。
“謝師伯維護。”
齊韻寧顯然也是知道自己站出來是非常得罪人的,但她也認為,在修行路上,機會往往稍縱即逝,能抓得住,就是機緣!
“弟子認為,鬥者,七星也;星者,北極星是也。故鬥轉星移即是七星繞極星,此乃時間之流逝,亦乃周而複始,生生不息之承載。”
道真淡淡而笑,問那弟子“齊師侄此之解可令師弟滿意?”
那人擺頭皺眉,頗為不滿道“師兄可是認為師弟不堪教化?齊師侄不過鑄基之境,何以解吾之惑?師兄,還望不吝賜教。”
“賜教不敢,師弟不妨說上一說,汝是如何理解鬥轉星移的?”
“吾以為,所謂鬥轉星移,不過隻是能力之運用技巧而已。”
“對。”道真道。
“哦?原來師兄亦是如此認為的?”
“這倒不是。”道真笑答,“貧道之理解更接近齊師侄之理解。”
“如此豈非是首尾兩端?”
“師弟可有見到那處樹木?勞請師弟入林尋出兩片完全相同之葉。”
“這……師兄莫非是在刁難吾?世間如何能有相同之葉?”
“原來師弟懂得此理啊。”道真這時肅嚴莊重了起來!“師弟既知此理,豈有不識存異求同之道?
修者讀萬卷書而明理,此乃求同;行者行萬裡路而見異,此乃存異。所謂修行,即是親同道而納異見!師弟,莫道人微而言輕,亦莫見言輕而道人微!”
這話已經是近乎訓斥了!
道真說完這話後,又對眾人道“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條道有千般解;吾輩修行之人最忌閉門造車、以鄰為壑。廣思集益、廣納良言方是正道。
今,爾等之惑貧道隻字不言,若求,聚而論道即是!”
無論是在哪裡,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都是永恒不變的定律。
劍宗內宗七脈八峰,決定了各脈峰弟子必然抱團,也就是內宗弟七分;往日裡聚而論道亦不過隻是每一脈峰的自己人聚在一起,敢跑到其他脈峰去聚而論道的,除了淩瓏,就連其他六脈首席真傳都不敢這麼做!
道真對此心知肚明。
事實上,鳳棲峰的這幾名弟子,連去天璣峰論道都不樂意,就更不用說去其他脈峰了。
所以,鳳棲峰弟子中,就隻有若水是因為身份特殊,在宗內混了個好名聲,而其他人在宗內的名聲,也就那樣。
這樣是不行的!
淩玄、若水這一輩的弟子,因有兩位法相真人的悉心教導,與不與其他脈峰處好關係並不重要。
但三代弟子可沒有這種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