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各地官府征稅時會多征一些,就是為彌補火耗損失,但絕大部分官府多征的稅銀往往比實際差額大。
多出來的一部分怎麼辦?
這自然就是官員們的收入了。
實際上大明官員的俸祿少得可憐,一縣之尊,可能一年到頭也隻有幾十兩銀子的俸祿。
單靠這筆錢了一個人活著還湊活,若是一大家子指定活不下去,所以火耗差額的錢都是官員默認的收入。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貪官貪的錢大部分就是火耗折損,因為他們會多征甚至比全部稅銀還多的火耗錢。
魏忠賢看著手中的折子手腳冰涼,“火耗歸公?這是哪個逆賊提出來的建議?此人該斬!”
所謂火耗歸公,即明確多征份額,明明白白的告訴交稅人,你隻需要多交這些錢即可。
至於比火耗多出來的錢怎麼處理,折子裡麵也說的明明白白,給官吏當做養廉銀,補貼家用。
崇禎問魏忠賢:“廠公何意?”
魏忠賢則說:“這火耗歸公之後,當官的官吏確能增加收入,讓真正缺錢的清官有了錢,讓真正的貪官不敢明目張膽多貪錢,一舉兩得,但它就是不能施行,望陛下知曉。”
“為何不能施行?”
魏忠賢眼中閃過一絲冷意,說道:“此法一旦施行,那些貪官汙吏會群起而攻之。
會說陛下您橫征暴斂,壓榨百姓,甚至煽動百姓,畢竟他們隻知道多一項火耗,就多交一部分錢。”
崇禎點了點頭:“多了一項賦稅,雖然實際上給百姓減輕了負擔,但卻會落個罵名。
曆朝曆代的皇帝都以減稅為功績,我卻把暗地裡的規則擺到明麵上,給了貪官汙吏可乘之機?”
魏忠賢連忙道:“陛下聖明。”
崇禎點點頭,“既然是這麼回事,那這項決策就由廠公實施好了。那些人還敢攻擊廠公您?”
魏忠賢手中折子啪的一聲摔落。
他豁然抬頭看向人畜無害的崇禎,心裡最害怕的事出現了,當初卑躬屈膝的信王漏出了獠牙。
他比自己想象中的還狠。
魏忠賢原以為若信王是愚蠢之輩,會剛上台就鏟除自己,肅清朝堂,這是下下策,如果信王頗有能耐,他會穩定江山再鏟除他,以歸民心。
魏忠賢的下場,他早已看透。
但萬萬沒想到皇帝不僅要鏟除他,還要榨乾他最後的價值,想要所有罵名都由他魏忠賢一個人背!
“陛下,奴婢能力不足恐負聖恩…”
魏忠賢腦子一轉當即拒絕。
他給自己設計的結局是鳳陽守陵,在老朱家墳前了卻此生,而不是在士紳地主的討伐聲中粉身碎骨。
崇禎也不逼迫:“這件事不著急,廠公回去再好好想想,另外在陝西推行玉米和紅薯也要抓緊時間,欽天監稟告陝西或有天災,當有叛亂。”
魏忠賢頓時一臉淡疼說,“陛下,欽天監如果有這本事,全國各地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流寇。”
“反正紅薯產量大,總歸是好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崇禎擺了擺手示意魏忠賢退下。
是夜,魏忠賢輾轉難眠。
他不確定,崇禎是不是真在藏拙,難道那火耗歸公的建議,崇禎就是隨便提一提的嗎?
魏忠賢帶著疑惑沉沉睡去。
等他再次睜開眼睛,竟瞳孔一縮,刹那間冷汗淋漓,一動不敢動,隻見其頭頂一把利劍懸而不落。
劍尖距離他鼻尖隻有一寸。
“來人!給我來人!”
魏忠賢的幾大心腹親信,趙靖忠、鄭掌班、魏廷,看到眼前這一幕也不禁傻眼。
“義父,除了我們幾個誰能悄無聲息潛入您的房間?一定有內鬼!”魏廷沉聲道。
她是魏忠賢義女,深受器重。
趙靖忠也覺得不可思議,“乾爹,昨天是我當值,怎麼可能有人在我眼皮子底下潛入您的房間?”
“那如果就是你乾的呢?”
魏廷直視趙靖忠,毫不掩飾說道,誰不知道這些天趙靖忠像條狗似的恨不得貼在崇禎屁股後麵。
“乾爹,兒子冤枉啊!”
趙靖忠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魏忠賢默然不語,看著懸空利劍,又看看床頭的折子,還是那份建議火耗歸公的奏折。
“這是對我的警告嗎,意思是說,在我身邊還有您的暗子,做什麼決定前想想頭頂的劍是誰的?”
魏忠賢明白,隻有一把劍能殺他,那就是天子之劍,他被騙了,崇禎之前的軟弱無能都是裝的,大明這位新君或許真是一代雄主,
甚至真能讓大明中興?
翌日,魏忠賢帶著折子登上朝堂,宣布了火耗歸公之決策,頓時引來一波胸有澎湃的反擊。
魏忠賢怒了,他都已經要玩命了,貪官還隻想保住自己銀子?魏忠賢遂向崇禎提議,查處貪官,彌補虧空。
崇禎登基後。
戶部每年財政收入不到四百萬兩,然而因與後金即大清連年戰爭,每年的支出約為六百萬兩銀子。
每年都要虧空二百萬兩。
錢從何處來,東林黨能拿出來嗎?他們的口號是少征稅,甚至取消鹽鐵稅以及礦山稅。
民心有了,而大明也亡了。
隻是大明的貪官太多了,甚至於,都到了官官相護的地步,對貪官維護的理由五花八門。
乾清宮內。
崇禎將各大官員的理由娓娓道來,坐在龍椅上的赫然是張景雲,二人似乎已經習以為常。
崇禎說:“有人說貪官雖然貪點,但能力是有的,朝廷培養出一個官員不容易,不妨讓他革職留任。”
革職留任就是讓當官的戴罪立功,繼續在衙門裡乾活彌補虧空,曆朝曆代這種做法都很常見。
張景雲卻擺擺手說:“堅決不行,他都已經是貪官了,再讓他留任,那不就是縱容他勒索百姓?”
崇禎恍然大悟,他借著又說道:“還有人說,有些貪錢的官在當地還頗有聲望民心。
當地人自願集體出錢來彌補虧空,還有萬民傘,請願書,能否讓此人官複原職?”
張景雲說:“扯淡,這說明此官員勢力在當地盤根錯節,應立刻派錦衣衛查明是否有惡勢力欺壓百姓。”
“那若是連當地上司都袒護屬下,該怎麼解決?比如江南錢糧積欠,官官相護,外官很難查清。”
張景雲想了想:“這倒也不算難,派戶部侍郎和刑部侍郎去查,二人一個管賬冊,一個管抓人。”
“以往都是這麼做的,效果不佳。”崇禎點頭說道,這是朝廷慣用的辦法,但上有正策,下有對策,那些人早就摸透了朝廷的套路。
“哼,那就來點他們意想不到的,讓戶部侍郎和刑部侍郎去查時,再帶上四十名候選官吏一同參與,查出來一個貪官,立刻派候選人補上位置。”
崇禎噗通就跪在地上。
“大人真乃神人!屬下佩服至極!”這些麻煩是魏忠賢整理出來讓他定奪的,崇禎的想法跟張景雲比,簡直不值一提,上不得台麵。
翌日,魏忠賢看到崇禎的決策後,頹然一歎,他知道,自己拿點手段絕對鬥不過眼前這位皇帝了。
幾天後,火耗歸公之策開始施行,由魏忠賢力排眾議,堅持施行,就當是為大明獻出最後一份力。
然而未到半年。
崇禎召魏忠賢覲見又拿出一奏折,魏忠賢看了看,氣血翻湧,嘴唇竟不受控製的顫抖。
“攤丁入畝…陛下不會是想讓奴婢去施行吧?奴婢…做不到啊,請求陛下發配奴婢到鳳陽給太祖守陵!”
“哎,廠公嚴重了,能者多勞嘛,這等變革絕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廠公可以慢慢來,朕偶然得到一把寶劍,便送與廠公,望廠公成為大明利劍!”
崇禎遞給他一把寶劍。
跟上次懸在他頭頂的一般無二。
這一刻,魏忠賢恨不得半年之前,倒台的是他們閹黨,閹黨垮台也就垮台了,死的痛快。
如今境地卻是生不如死。
當天晚上,崇禎跑到張景雲麵前,正要跟他彙報魏忠賢臉色,卻見張景雲懷抱嬰兒,滿臉笑容。
“這是大人的兒子?”崇禎問。
他登基剛一年,還未有子嗣。
張景雲搖頭。
“不,這是你的兒子!”
ps:求訂閱,求月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