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古墓派最後的傳人【求訂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王維的一首詩將終南山雄偉壯觀,描繪得淋漓儘致,置身於此便看到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
清晰朦朧,朦朧隱沒,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蘊,這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南北之遼闊,果然隻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於眼底。
張景雲和寧中則自華山下山遊玩,先到最為繁華的西安,帶寧中則看了看自家門派的商鋪。
一連七八天,直到將西安玩個遍,各種新奇東西讓寧中則喜不勝收,就連張景雲也被輕靈可愛的寧中則感染仿佛年輕不少。
雖說張景雲生理年齡是二十三歲,但是他曆經幾個任務世界,心理年齡加起來已經快到四十歲。
相比寧中則屬實成熟不少。
不過雖然年齡增大,但他的初心,始終未曾改變,比如說張景雲永遠喜歡十八歲的女孩。
至於十六歲的寧中則…
更喜歡得緊。
這段時間雙修又增加七個屬性點,讓張景雲補充不少,但若是在終南山中尋找到活死人墓,有幸尋到神功,這點屬性點就不夠用了。
“師兄,華山的風景不比終南差,為什麼橫跨幾百裡來這裡啊?都是山水沒什麼可看的。”
寧中則忍不住說。
她自小就在化山上麵住了十幾年,對山水風景不感興趣,倒是西安的美食讓她流連忘返。
張景雲說:“終南山跟我華山派,淵源頗深,我華山派祖師爺郝大通就是就是在這學的本事。
想當年,終南山上有一全真教派,祖師爺王重陽武功蓋世,道法通玄,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
郝大通祖師爺就是王重陽的弟子,華山派的鎮派紫霞神功就是王重陽祖師專門為郝大通創造的。”
“原來如此…”
寧中則點了點頭,華山派的舊事,她聽父親說過,但那時她太小也記不住什麼。
“師兄是來祭奠祖師嗎?”
見寧中則發問,張景雲也不藏掖:“其實當年在終南山不隻有全真派這一教派。
還有個跟其派淵源更深的古墓派,古墓派創始人還跟王重陽有過一段格外曲折的情緣…”
張景雲將印象中王重陽跟林朝英,全真派跟古墓派的淵源,全都一五一十告訴寧中則。
忽地,張景雲聽到一陣抽泣。
竟是寧中則紅著眼睛一臉悲傷道:“王重陽祖師和林朝英祖師明明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卻到死也沒能在一起實在是天大的遺憾。”
說完寧中則看向張景雲,“師兄,我這輩子雖然武功可能沒有林朝英祖師那麼厲害,但我有師兄照顧,卻是一生的幸運。”
“我也一樣。”
張景雲將寧中則抱在懷裡。
將全真派和古墓派的恩怨講述後,寧中則也終於明白,張景雲為什麼要來終南山。
自是為了重陽遺刻的神功。
“可師兄,如今已經過去幾百年,古墓派早已凋零,在偌大的終南山裡找那座古墓無異於大海撈針。”
張景雲說道,“那是對彆人來說,師兄的本事厲害得緊呢,說不定真的能找到,到時候華山派就是碾壓少林武當也不無可能。”
二人說話間。
已經來到終南山太乙峰。
太乙山是終南山北麓的一個支峰,距離西安四十裡左右,因漢武帝曾在這祭祀過太乙神,故又名太乙山。
像太乙峰這樣的地方,稍微打聽,就能知道在哪,但是活死人墓,雖說在太乙峰附近,可真找起來也不容易。
“記得古墓派有個出口連接小溪,但是太乙山附近的小溪,沒有百八十條也有三五十條,怎麼找?”
張景雲搖了搖頭,碰運氣這種事,除了天命主角誰能指望得上?真到關鍵時候還得看自身本事。
心中一動,隻見張景雲手腕一翻,竟是個古樸的羅盤,乃是張景雲從西安花了上百兩銀子買的。
據說是楊公弟子用過的寶貝。
不管是誰用過的,在張景雲手中,便能化腐朽為神奇,在此之前,張景雲已經將尋龍訣等秘術提升到圓滿。
如今羅盤在手,終南山上的古墓,一個也彆想逃出張景雲的手中,寧中則看到這一幕,臉色古怪。
想象一下,堂堂華山派一派掌門,竟然像個風水先生拿著羅盤在山裡四處轉悠,要不是這一身風度,寧中則怕會以為張景雲是土夫子出身。
“師兄,能行嗎?”
寧中則不是在懷疑張景雲的能力,實在是他們練武的人,跟看山找墓這方麵八竿子都打不到。
張景雲瞥了她一眼,笑了笑說道:“師兄行不行,師妹心裡難道還不清楚嗎?”
寧中則俏臉刷的一下就紅了起來,想到這幾天的遭遇,那何止是行,簡直如龍似虎。
“有了,師妹跟我來!”
張景雲心中一動,當即運轉輕功,向一個方向奔去,及至靠山麵水,藏風聚氣的一處山頭前立住腳步。
“師兄,這裡有何玄妙?”
寧中則站在張景雲身邊環視一圈,感覺並沒有特殊的地方,無非是山、水景色,跟其他地方不儘相同。
張景雲手持羅盤:“風水理論中,墓葬講究生氣凝聚、風吹不到,並且有水流可以界止生氣。
郭璞寫就的風水名著《葬書》中,同樣表明,給人帶來福音的葬地靠的是葬地內的生氣。
生氣在地裡流動,遇風一吹就散,遇見水流一攔擋,就停止不動,這其中的氣指的是陰陽二氣。
宇宙間存在這兩種相反相成的氣,時刻不停地在消長變化,當陰陽二氣彼此平衡為最佳狀態。
師妹不懂風水理論自看不出名堂,但是在風水大師眼中,山川湖海,風水寶地,就像沒穿衣服的姑娘…”
張景雲越說越來勁。
寧中則幽幽道:“師兄懂得真多,這山川湖海應有儘有,沒穿衣服的姑娘師兄也看過不少?細說看看…”
張景雲嘴角一扯,“師妹說笑了,師兄為人光明磊落,有君子之風,還是抓緊時間找古墓。”
話音一落張景雲從包裡取出工具,精通尋龍訣和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他自然明白一個道理。
上風上水之地必有大墓。
風水絕佳的地方地下肯定有古墓,王重陽是道家高人,雖說建造活死人墓是為了抗擊金兵,但既然是墓,就注重地勢,自然也暗合風水理論。
張景雲用的工具是改造的洛陽鏟,比尋常洛陽鏟更細,輕輕一鑿就能探進地下一尺之深。
在洛陽鏟尾部還有螺旋鏈接結構,可以擰上第二節金屬杆,如此一節一節鏈接,探進地下數十米都不是問題。
半刻鐘功夫都不到。
張景雲已經用洛陽鏟打出兩米深,當然孔洞直徑隻有五六公分,這是常見的探墓過程,並非打盜洞。
擰上鐵杆,張景雲繼續向下打洞,等擰上第三個鐵杆,約摸打下七八米深後,洛陽鏟帶上來的便不再是生土。
盜墓是技術活,看土更是基本功,所謂生土,就是死土,是千萬年年來都沒翻動過土壤。
而出現熟土,就意味著土被翻過,地底下七八米為什麼會翻動土壤?答案隻有一個。
那就是有遺跡。
遺跡不一定就是古墓,具體情況,還要根據熟土種類分辨,說不定多年前這裡還是人類居住的房屋,因為地質的變遷被埋進地下…
而熟土種類繁多,有耕土、夯土、路土、燒土、花土、灰土、於土、撲騰土等等。
這其中,花土是盜墓者最喜歡的,因為建墓時會挖開土壤,在將各種土壤混亂砸堆一起埋回去。
經驗豐富的盜墓者一眼就能看來,張景雲探出來的一鏟子土是一種鬆散且密度低的五花土,這在盜墓圈內也稱為撲騰土,正是墓葬的信號。
張景雲了然,在西安附近的墓土,就是這種特征,如果是白色夯土,夾雜著白膏泥形成蠕蟲狀,那就是長沙那邊普遍的墓葬信號。
“活死人墓雖號稱墳墓,實際上,也是一座寬敞宏大的地下倉庫,王重陽起事抗金前,動用數千人力,曆時數年方始建成。
後來王重陽又擔心金兵攻破古墓,又在墓中布下無數巧妙機關,所以古墓內房舍眾多,通道繁複,外人入內,甚至容易迷路…”
張景雲想到這便知道古墓非常大,遠遠超過一般的古墓,他當即用洛陽鏟在方圓百米範圍內打探洞探查地下這座古墓的結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