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鐵血山河!
由於之前的戰鬥打的是驚心動魄激動人心,再加上記者們的筆力驚人,把戰鬥的場麵描寫的是繪聲繪色,把戰後戰場的慘狀描寫的是催人淚下。
所以八路軍再一次火了,晉南編隊再一次火了,李鋒再一次火了!
按照報紙上的事跡說明,這一次八路軍的傷亡非常大,物資消耗也很大。
但是所有的戰士都不屈不撓的鬥爭著,直到流乾最後一滴血,也沒有一個人投降,相反,他們在不停地與日寇做著頑強的鬥爭。
許多的老百姓看到報紙上寫著平淡的話語,一個個都忍不住潸然淚下,畢竟這次去的都是他們中國的戰士,都是為了打小鬼子犧牲的。
尤其是那一副雪山墓碑圖,一個個墓碑立在那裡,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活著的證據,是一個個頑強抗爭的戰士付出生命抗擊侵略者的證據。
戰場上的各種圖片都有它的小故事和名字,許多的報社,因為這一次事件而導致報紙的銷量一度上漲,不得不加印。
其中王婧所處的報社報紙更是在一上午銷售一空,他們已經進行了三次加印,要是這樣銷量依舊高居不下。
報紙的好處就在這裡,由於這一次社會各界的記者對於八路軍的好評如潮,再加上八路軍這一次的傷亡確實特彆慘烈,就導致了社會各界人士開始對八路軍產生好感。
社會各界人士的大佬產生好感的方式很明確,那就是意思意思,再怎麼樣也得送點東西吧,要不然怎麼能表示一下自己的好感呢?
雖然說談錢很俗氣,可是李鋒現在就需要這種俗氣的人,趕緊把物資送給他們吧,要不然兄弟們真的會斷頓兒的。
也不知道副統帥是怎麼搞的,居然在短時間內收到了大部分的物資,本來重慶那邊也想插手,想著肥肉過手起碼會留下一層油吧,大家要好處均沾才對。
可是誰知道社會各界人士在這一次學聰明啦,之前的救濟糧都能被貪了,現在要是再把這些東西交給重慶,會不會也被貪了?
所以重慶那邊這個時候想伸手也伸不進去,因為有些人明確的表態要把東西直接交給八路軍的人才行,中間不能經過第三方的手。
本來重慶的高官非常憤怒,這不是藐視國家藐視政府嘛,要知道他們現在才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
可是重慶的那位卻沒發話,原因非常的簡單,之前的臉麵還沒找回來呢,現在還好意思伸手?
所以這一次社會各界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了八路軍這邊,弄得某些人是眼饞又不敢動手,生怕再次惹出什麼亂子,惹的那位不高興。
上次救濟糧的事件,可是死了好多人呢,隻不過外界沒有多少人知道罷了。
小胖子坐在家裡麵,這一次他分到的物資確實不少,其中就有很多的糧食,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從李鋒附近的地主老財手裡買到的。
至餘捐獻的錢財李鋒是一個子兒都沒收到,聽說被師長拿去乾其他事情了,也不知道市長為什麼要拿自己的錢幫彆人乾事兒?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問題。
大陳旅長來了情報,也不知道情報員是怎麼樣穿過層層大學的封鎖來到芙蓉鎮的,反正小胖子看到外麵積雪已經快到膝蓋了,心想著這些人有辦法呀!
確實是有辦法,送情報的人來到芙蓉鎮以後直接進了醫院,聽說腳都凍傷了……
這一次大陳旅長是第一次沒有伸手向李鋒要東西,原因非常的簡單,上級準備發給李鋒的最後一批物資被他給截胡了,聽說是處理一件重大的難題。
李鋒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他欠大陳旅長一個人情,之前讓他幫著自己扛了不少的事兒,這個時候正好可以把人情還出去。
二胖感冒好像好了點,所以他又忍不住想吃一些好東西,辣椒吃多了鼻涕就橫流,好在獸醫及時趕到,要不然估計又得病了好幾天才行。
相比二胖的病,老姐似乎病得更加嚴重,不知道是相思病還是真的牙疼,反正這幾天病殃殃的,看上去就跟死了爹娘一樣。
小胖子忽然想到自己的爹媽好像過得非常的好,現在似乎還在當著闊太太和大老爺呢,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所以老姐得了一定是相思病,至於為什麼會牙疼,那就隻有老天爺知道了。
“我說老姐,你這牙齒究竟是拔不拔,沈怡那邊鉗子都準備好啦,你要是想拔牙的話就趕緊去吧。”
“有沒有麻藥什麼的?”蕭雯捂著腮幫子捏著嘴問道,最近說話都有點不利索了。
“想得美,麻藥都是給重傷員用的,你拔個牙用什麼麻藥?”果斷拒絕老姐這種無理的要求。
“那拔牙疼不疼?”
“聽說就拔的那會兒疼,而且我還聽說有時候拔完牙以後血流不止,很多人不是最疼死的,而是流血過多而死……哎老姐,你乾嘛去?”話還沒說完就看到蕭雯拔腿就跑,看樣子這顆牙齒應該是拔不下來了。
蕭雯確實得病了,牙疼倒是其次,畢竟最近吃了那麼多的辣椒,有點上火也是很正常的。
她生病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聽說某個人那邊也下了大雪,現在還被鬼子圍困,一時間相思病發作,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相思病這種病李鋒治治不了的,所以就隨著老姐去吧,愛死不死,老子不管了還不行嗎?
老姐可以不管,畢竟她這幾天犯犯癔症指不定就好啦,所以還是看一看沈怡吧。
沈怡自從接手了芙蓉鎮醫院過後就非常的苦惱,要不是有李鋒這個成功的男人在背後支持她,估計她真的乾不來這個院長。
醫院最短缺的就是醫療物資,更不用說戰地醫院了,軍需藥品的價格就是那種有錢都買不到的,甚至還有價比黃金的藥在呢,所以藥品一直是醫院的難題。
可是最近有些不同,因為一個多月以前記者們經常在醫院裡麵晃蕩,報道了八路軍是如何因為缺少藥品而導致重傷員醫治不及時死亡,號召社會各界人士捐贈一些藥品。
這年頭有錢的人不少,比如某位在美國工作的華僑,他通過一些渠道捐贈了不少的藥品過來,然後沈怡的臉色終於好了許多。
總之,這一次社會各界的捐款捐物如潮水般向八路軍湧來,是好事同樣也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