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波濤!
雖然天氣已經轉冷,但是雒陽城依舊還是車水馬龍,甚至東西坊市和一些酒肆當中的人還比平時多一些。
一些小吏、寒門旁支、手藝人、各府各商號管事級彆的人,還有附近鄉間的小豪族,都會趁著秋收結束糧價便宜到坊市中采購一些糧食,能順便去酒肆中喝碗茶,聽著周圍的平頭百姓聊聊天南地北,或參加或隻是當聽者都是比較幸福的了
嗯,你沒聽錯,喝茶就是去酒肆。
漢代的酒肆可是早就出現了多種經營的,白天喝喝茶,晚上便開始飲酒了,不過也沒有特彆的限定,所以時常也有人與眾不同
不過這樣的酒肆檔次就不算很高,還會為不同的消費群體分出區域。
一樓一般都是給平民大眾的,性價比不錯,隻是嘈雜一些,二樓或者三樓檔次就逐級遞增了,環境也要好不少,隻是一般人也去不起。
這些人便算是漢代的百姓了,再往下便是黔首,絕大多數都沒有知識純靠體力生活,其實也就比奴隸稍好一些或者相差不多,常年掙紮在生活線上便不會有什麼興趣討論各種國家大事或者風流趣事了
“今歲糧價又高了些,原說再娶一房要個娃,還是看看再說吧”
“得了吧,都說你這孫大炮愛吹噓果然不假,還娶一房生娃,我那都要揭不開鍋了!”
“誰讓你把城外的地賣了?當初死活勸不住,如今賴誰?不過這年景怕是不妙啊,崔郎君你消息靈通,聽說北邊鮮卑鬨騰得厲害?”
“莫要折煞我,小小書吏當不得,鮮卑掠邊、山東洪災,是以數州不平,聽說那個都已連番臨朝商議國事”
“當真?也是,連番天狗食日,也該出來了,好好懲治下那些閹人!”
“慎言之!”
————
相比市井聚會,荀氏舉辦的文會就素雅體麵太多,各路文人墨客、清流名士、學術大拿彙集一處,吟詩作賦、暢聊古今,也算是現今大漢最高規格的文化集會了。
荀氏若論家族實力,不管是人丁、土地、財富、從政子弟數量、擔任官職大小還是官場人脈多寡都遠遠不及袁氏、楊氏這些天下大族,甚至某些方麵還比不上王氏、陳氏、衛氏這些次一級的世家,若論經書學術,家主荀爽也比不了蔡邕、盧植、鄭玄這些大拿。
若是非要找個優勢那便是教育這塊能和荊襄龐氏的龐德公齊名而已,畢竟潁川書院的名號還是很響亮的。
不過荀爽還有一個身份,天子劉宏的老師,據說天子幼時曾有口詔讓荀爽每年舉辦一個文會,選些優秀文章呈報給他看。
所以便有了此文會,不過往年都是持續兩日便結束,今年卻多了一天,還是密會
荀府宴會廳裡十分肅靜,連本來就很少的各類裝飾都撤了,更彆說酒宴和歌舞了。
但是人卻不少,馬日磾、蔡邕、劉洪這些也就罷了,就連辭官已久的盧植和臧洪都來了,而且這些人似乎都隻是專門來參加今天的議事的
荀爽抬起茶碗,慢慢的酌了一口,然後閉目細細品茗一番才緩緩睜眼抬手示意眾人並說道
“諸位諸位,稍安勿躁!此茶名曰‘雲霧’,清香潤喉,諸位之意不妨細品後慢慢道來”
“洪不似荀公多有閒情雅致,如今天下危殆,內有閹宦賣官鬻爵、惑亂朝綱,外有鮮卑複起、寇邊掠民,複加洪災肆虐,以致百姓疲敝、流民遍野,且連番食日警世,荀公果不以為意乎?”
臧洪看著諸人無奈的陪著荀爽品茶,心中頓時肝火上湧,實在壓不住自己的直脾氣起身怒道。
“哈哈哈,子源果然乃心憂社稷的高潔之士,不過吾亦是好意,稍後且聽某言之,今日定讓諸公滿意,來人”
荀爽又安撫了一下眾人,便叫來一群侍者將其中一些不在他先前列好名單中的人請到彆處奉茶。
“荀公這是作何,我等一番忠義之言豈懼傳於隔牆之耳?”
盧植憤怒的起身質問。
原本以為荀氏忠義傳家又是帝師,他才特意和眾人前來希望能夠形成合力說服陛下,不想荀氏又搞密會又是這般掩人耳目的拖延做法,頓時怒火中燒。
荀爽看到是盧植,也是會意的一笑,一副我早就知道會這樣的表情,然後揮手示意侍者繼續,自己則走到盧植跟前深深一禮說道
“子乾忠直之名爽早有聽聞,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但荀氏亦是以忠立族,此間為何諸位片刻即明,且稍安勿躁!”
一盞茶的功夫後,廳內大概一半還多的人被請了出去。
荀爽在得到下人的示意後便走回自己的位置,在僅剩的十餘人注視下打開桌案上的錦盒,取出了一卷詔書朗聲說道
“國事唯艱,陛下早有旨意,諸位大漢忠義之士請接旨!”
~~~~~~~~~~~~~~~~~~~~~~~~~~~~~~~~~~~~~~~~~~~
每個公司、企業、單位隻要存在一定時間之後便會有各種的圈子,而對於漢末目前的中央朝廷來說,同鄉會什麼的可就太低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