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波濤!
嚴顏帶著所屬部隊開始返回南楚城,而他們同時帶回的還有兩千多接近三千的俘虜。
這次出征的“收獲”可以說很豐富了,因為嚴顏軍斥候發現了一個大型的蠻人聚集區,於是在嚴顏的指揮基操之下,他們輕鬆的超額完成了任務……
在中南半島,這個季節還是非常的炎熱,幾乎還要一個多月才會逐漸的降溫。
在極其低下的生產力和物資條件下,這裡的原住民隻能選擇一些通風涼爽的地方來避暑,尤其是在洞穴中,而且基本會提前儲存一些物資儘量不動也不消耗,警惕性自然也會降低,有點像北方大漠裡的牧民貓冬。
所以這個季節是抓蠻人的好季節……嚴顏幾乎每年都是這個時節出軍。
當然,辛苦是辛苦了些,雖然他們對於這事也算很有經驗了,而且準備也比較充分。
不過要在漢代原始的條件下,於酷熱的原始熱帶雨林中行軍打仗,哪怕戰鬥的強度並不大,可依舊是要付出不少代價的。
不但要忍受高溫潮濕,還必須防範毒蟲瘴氣……
所以他們每次出征其實非戰鬥減員的數量並不少於和蠻人爭鬥的減員,這還是配有軍醫的情況下。
嚴顏軍接下來的考驗,就是帶著這些戰利品安全的返回,畢竟都是些大活人,氣候、環境又如此惡劣,整個重點便會放在後勤上。
甚至嚴顏認為,這個考驗比抓捕蠻人本身還要複雜,要是俘虜們回到南楚城之前就死了,他們不是白費精力嗎!?
先前嚴顏就有一次失敗的經曆,明明抓到了五千餘俘虜,結果返程走到一半,俘虜們就染上了一種傳染病,不但最後十不存一,就連押解的兵卒也損失小半……
可就算如此艱難,嚴顏必須不停的出軍,一直重複這個工作,甚至還帶出幾個優秀的部將弟子分散出軍、多點開花!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滿足南楚王或者說整個南楚國的發展需要。
南楚國的名號是五年前才打出來的,這其中表麵上的暗地裡的好處很多,但嚴顏覺得這個名號對他來說最大的意義,便是強迫他打消回到漢朝,回到他真正故鄉的念頭……
南楚國的經濟可以說就是奴隸經濟,這裡的漢人之所以豐衣足食,南楚城之所以繁華興旺,便是依靠數量龐大且不斷增加的奴隸。
到嚴顏此次出發前,南楚國擁有各族奴隸二十餘萬,除了數萬曾經的撣國國民外,便是他們無數次強行擄掠而來的蠻人。
要知道這些奴隸的死亡率可是蠻高的,南楚國奴隸擁有目前的數量,其抓捕的蠻夷之數至少還要翻上一倍!
周圍的蠻夷部落可謂是被南楚軍隊清理一空!
雖然現在南楚城的建設大致完工了,可是城西北處的象牙山中又發現了銅礦,另外南楚王還在大金沙河南岸開辟新城,北邊還有他們最早從蜀中進入撣國的通道也在修建關隘……
在勞力就是生產力的年代,到處都要用人。
好在南楚國從上到下對於奴隸都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製度和方法,對於所有奴隸他們劃分了四個等級,經過十幾年的“篩選”,已經有幸運一批奴隸成功混到了最高等級。
這個最高等級便是成為漢人的一員,不但擁有自由和自己的財產及家庭,甚至還擔任一些管理崗位,成為其他奴隸羨慕和追逐效仿的對象。
人最怕的不是苦不是難,而是看不到希望!
新來的蠻人奴隸叫做生奴,經過五年的“教規距”後,如果還能活著……便能進入下個等級良奴,這時他們的勞動便能獲得一些除了基本吃食之外的報酬,比如銅錢,可以存起來買些私人物品;比如更好的吃食,美味且管飽的那種;最值錢的報酬便是學習的機會,先學漢語漢文化,再學一些其他技藝。
然後,少數吃苦頭腦聰敏的良奴,學會了漢語和一些技藝便能升級成為次民,這時他們便屬於是二等平民了,能得到相當的自由度,可以繼續做高報酬的工匠,也可以自行開墾田地做自耕農,隻是要承擔稍高一些的田賦。
而在他們之中極少的一些通過特殊的貢獻或是稀缺的才能,便能成為真正的漢民、漢軍甚至是奴隸管理的官吏,享受和漢人同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