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言官!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著,周侯燦等人也按部就班地走遍每一個都圖。
這天,在他們帶著人到十五都視察防盜情況的時候(都的命名就是這麼草率),遠在福州的羅善接到了福建布政使司經曆司給他轉來的兩份文書。
見眼前的都事有些緊張,羅善也沒有多說,隻是問了一個問題“這兩份文書是一同來的嗎?”
“對……對,是一同來的,常布政聽到這個消息後便讓下官給羅巡按你轉過來了。”
“好,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訴常麟常布政使,本台已經收到這兩封文書,有什麼需要通告的絕對不會有所隱瞞。”
“是,是,小人明白。”這都事不敢再多話,便諾諾而退。
開玩笑,誰不知道這羅巡按這幾日一直在鹽場周圍轉悠,他肯定是有所發現。自己這時要是在他麵前表現出一丁點的不正常,怕是就會大禍臨頭。
這都事出了門,還暗暗告誡自己,自己隻是都事而已,經曆司還有經曆,不用慌。
羅善在這都事出了門之後方才看向桌上的兩份文書。
他之所以要特意問這兩份文書是不是一同來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兩份文書的性質不一樣。
一份是公文,一份是私書,但上麵的戳記卻顯示他們是同一天發出的。
“這就有意思了。”
羅善一邊想著,一邊拆開這兩份文書。
看著看著,他便重視了起來。
公文和私書上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讓查清漳浦縣有沒有虛報戰功。但李東陽寄來的私書上麵意思很明確,讓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是太離譜都給過。
羅善知道,自己的時間沒有多少,朝廷那邊還等著自己把結果報上去好對外公布封賞結果呢。
可是現在他要處理的事讓他實在有些分身乏術。
他正在清查福建的鹽場,而且查到了福建都轉運鹽使司下屬的三個鹽場和某些商人有不正當的聯係。
他看著自己已經寫到一半的奏疏,不禁歎了口氣。
現在他雖然快弄清楚這個中門道了,但是突然的任務又讓羅善擔心起了這中間的變數。
他很清楚自己不能離開福州府,如果真的離開,再回來的時候一切證據都可能沒有了。
但是上意不可違,何況這裡麵還有自己座師的意思。羅善現在隻怪自己動作太慢,沒有快刀斬亂麻的覺悟。
不僅如此,他還連帶著編排起了內閣和都察院。
整個大明隻有六個都轉運鹽使司,其他四個地方都有巡鹽禦史,就福建和山東沒有。
要是福建有巡鹽禦史,他羅善也不至於查起鹽務了。
羅善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動身。
他突然想到,自己調查的一個方向就是漳浦縣。
如果這樣的話,自己的這次訪查說不定還會有奇效呢。
從福州出發,羅善隻用了一旬便趕到了漳州府。
在漳州府,他先去見了知府羅列,並單獨詢問了參加這次圍剿行動的府衙衙役弓兵,得到的回答都大差不差,和朝廷轉給他的戰報也大同小異。
羅善心裡已經有了底,現在基本上可以確定漳浦縣確實和惡人打了一場,而並不是有些將領常做的殺良冒功。
在福建,這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先前羅善就見過這樣的操作。隻不過那次自己剛到福建,根基未穩,而且對方做的也比較周全,自己找不到任何把柄去彈劾。
羅善在漳州府出現之後,就知道自己已經驚動了參與各方,便就沒有再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地往漳浦縣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