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度點點頭,解釋道:“大明原本隻有一京十四省,事務要相對少一些。可是後來隨著遼東歸附,有著南洋、高麗、西洋等地設立總督府,這天下事務自然要比當初紛雜太多。皇上有此感慨,也是在情理之中。”
朱標頓時哈哈大笑起來,指了指韓度笑道:“還是你會說話。”
說著,朱標從丹陛上走下來,站在韓度麵前。
笑了笑說道:“你還不知道今日朕為何找你來吧?”
韓度微微躬身,回道:“不知,還請皇上明示。”
朱標抬步從韓度身邊走過,徑直朝著殿外走出去。
韓度見此,連忙跟上。
走到殿外,韓度眼前一亮有豁然開朗之感。
乾清宮雖然窗明幾淨,但是室內的光線畢竟不如外麵的開闊地。
朱標閒步來到一處欄杆處,扶著欄杆回頭朝韓度說道:“戶部尚書王純已經數次向朕上奏,想要告老還鄉了。”
王純?
韓度的腦海裡頓時冒出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形象,韓度和戶部沒有多大的來往。也就是當初市舶司剛剛設立的時候,由於要向戶部上繳海貿稅的緣故,才和戶部的來往密切了一些,但是那個時候的尚書也不是王純。
而後來市舶司一切都走上正規之後,像和戶部交割稅銀這樣的小事,就不用韓度親自過問了,自然和戶部沒有多少來往。
想了一下,韓度隨意附和著點頭,說道:“王大人的年紀的確是很大了,想要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朕沒有同意。”朱標看著韓度,頗為無奈的說道:“朕也不是不及人情之人,隻是一時之間沒有想好讓誰去挑起戶部的擔子。若是王愛卿走了,那戶部豈不是就要停擺了?”
這和自己有什麼關係?韓度不明白朱標和自己說這些是什麼意思,隻好順著他的話,繼續說道:“戶部不是有左右侍郎嗎?按照規矩,若是王大人告老還鄉,那就應該由左侍郎接任尚書啊。”
“羅英啊,他恐怕還需要一些曆練。”朱標笑了笑。
聽這口氣,顯然朱標是步準備讓羅英接替王純擔任戶部尚書了。或許隻是單純的覺得羅英曆練不足,或許是根本就看不上羅英。
對於在六部尚書當中,地位僅次於吏部的戶部。尚書的人選,韓度可不能胡亂提出意見,以免有蠱惑君王之嫌。
見韓度低頭沉默著一言不發,朱標忽然笑著說道:“朕就算是一直壓著王純也終究不是個辦法,要不,你來當這尚書如何?”
“我?我來?”韓度愣了一下,沒有想到朱標竟然會有這個心思。
隨後搖搖頭,笑著回道:“我哪裡行啊?我的資曆不是更淺嗎,如何能夠擔任戶部尚書?”
“你雖然年輕了一點,但是你的資曆絕對是足夠的。更何況,你能夠賺錢的能力超絕啊。現在京城裡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哪一個不知道你善財童子的美名?”
“這......”韓度泄氣的的笑了笑。
韓度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當一部尚書,倒不是說韓度沒有上進心。而是自己現在已經是超品的侯爵了,下一步若是再立下一些功勞,就能夠順順利利的進爵國公,站在人臣的頂峰。
有著這麼好的前途,韓度何苦還要去當什麼尚書?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再說了,韓度本來就是時時刻刻準備偷懶的性子,哪裡願意去當什麼尚書?
“不不不,皇上可能有誤解,這賺錢和當尚書完全就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臣會賺錢,但是卻不代表臣可以擔此大任。”
朱標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剛才隻是找個借口和韓度說起而已。原本以為韓度會欣然接受,沒有想到韓度竟然會拒絕。
朱標懵了一下,然後急切的說道:“這,有什麼不一樣?不都是錢嘛。賺錢是為了你自己,當戶部尚書是為朝廷罷了。”
韓度想要繼續繼續拒絕。
朱標卻直接一擺手,說道:“好了,你就先說說,你想要什麼條件才肯擔任戶部尚書?”
韓度微微一笑,看來朱標還是了解我的,知道我會討價還價。
韓度歎了一聲,說道:“皇上要臣當這個戶部尚書,臣也不能抗旨不遵。不過臣卻是有條件的,若是皇上答應,那臣可以試試。若是皇上不答應,那皇上還是另請高明吧。”
朱標頓時搖搖頭,感歎道:“就知道你會見縫插針,好吧,你有什麼條件,說來聽聽。”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臣看現在朝廷收稅的方式和方法極為不順眼。若是皇上讓臣擔任戶部尚書的話,臣肯定是會對稅收製度下手的。希望皇上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同時在必要的時候堅定的支持臣。”韓度側頭看向朱標,淡笑著說道。
朱標聽了,神色陡然凝重起來,低頭沉思。
片刻之後,抬頭看向韓度,語氣鄭重的說道:“你想要怎麼該收稅製度?”
韓度避開朱標的目光,看向宮城之外,用輕飄飄的語氣說道:“這個臣還沒有想好。畢竟以前臣也沒有想過皇上會讓臣來當這個戶部尚書,又怎麼會提前去想這些事情呢?”
“這個......你讓朕好好想想。”朱標最後慎重起見,還是沒有直接答應韓度。
韓度滿臉的無所謂,不當這個尚書更好,自己還輕鬆些。便點頭,回道:“好,一切都依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