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之門!
趙琴兒假想的戰爭背景趙國趙靈雲率四十餘萬大軍對薑國發動突襲,在戰爭初始之時,由於薑晨決策失誤,精銳兵力和大量戰爭物資均損失不少。最後薑晨隻得帶領本國剩餘十萬兵力及剩餘物資趕赴一兵家必爭之地阻擊已經橫掃薑國大半疆域的趙靈雲,本打算在一處趙靈雲行軍必經之路的崇山峻嶺,地形險要之處設伏,但被趙靈雲識破,而後兩軍最終在一處地勢開闊的河灘之處相逢,兩軍隔河相對,進入相持決戰階段,兩軍相持已經進入了第五日,而三日之內趙靈雲必定發動進攻。而兩軍的兵力對比為一比四。
夜,大雨,兩軍之間的流水變得更加湍急,薑晨坐於軍中帳之中,看著麵前三十餘名軍中精銳中的精銳,這是他手中最後的王牌,其中修為最高的是天啟境的靈修,最低者也已經是蘊神境的修為,但這些靈修之中最重要的卻是那名陣師。軍中最重要攻防戰略物資靈炮隻有十門,靈石的儲備量隻有三萬,能夠發射一萬響。而趙靈雲這邊卻多達三十門,能夠發射三萬響。薑晨明白此次決戰如果想要贏得勝利,必須奇襲,他在等待著一個機會的到來。
而趙靈雲則是更加謹慎,查探著薑晨沿岸的布防情況,好似打算嚴防死守,沒有半點要主動出擊的跡象,準備對他實行半渡而擊的策略。趙靈雲查探過薑晨的布防,發現其的布置中規中矩,沒有半點漏洞,薑晨這邊的十門靈炮都架著了險要位置,每門靈炮都對著易於登陸的河灘,而且派有重兵把守,防止趙靈雲派人來摧毀。從實戰的思路出發,趙靈雲異國作戰,必須速戰速決才是上策,不可能和薑晨久耗下去。
突然有探子來報,河麵之上出現渡江船隻,薑晨想著敵方是不是想借著大雨的天氣,守軍精神鬆懈倦怠的情況下對自己發動攻擊。突然對岸燈火通明,有那五彩繽紛絢麗,但卻夾帶著強烈的靈力波動,暴虐的向著薑晨的陣營飛射而來,不知何時,趙靈雲已是將靈炮陣地前移,將薑晨駐紮的營地納入了靈炮的射程之中,隻見薑晨主營陣地上空出現一團光膜,將襲向主營的靈爆悉數擋在了外麵,但這次趙靈雲靈炮的攻擊範圍之廣,薑晨設置在沿岸的布防,都在其打擊的範圍之內。
薑晨命令己方的靈炮開火,但重點打擊的卻是正在渡江的船隻,薑晨隨即招來除陣師之外的所有那靈修高手,並又為這靈修組成的隊伍配備了一百名磐石境、五十名淬意境的武卒,這支一百八十餘人的隊伍由那名天啟境的靈修帶領著,從一地勢險要的河灘處登船,向著趙靈雲的陣營秘密潛渡。
趙琴兒看著手中越積越多的紙條,看著薑晨剛剛遞給自己的紙條之上寫著派出一支精銳組成的敢死隊去偷襲趙靈雲的物資營地並讓這支敢死隊儘其所能的去刺殺趙靈雲或者趙靈雲陣營中的重要成員。趙琴兒看著紙條上所寫的登陸地點是全河段水流最湍急之處,趙靈雲在那處河段的防備兵力也是最為鬆懈。
趙琴兒雖然存著玩弄的心思,但其設想的地形都是在現實之中有據可查的,雖然那處河段水流湍急,但薑晨在對決剛開始之上就在紙上已經寫明他耗費了三千顆靈石秘密讓陣師在一普通的舟船紙陣法上刻畫了增強其動力的,隻是未說明用途。現在看來薑晨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死守,這支由薑晨派出的敢死隊不管時機的把握,還是其地形的選擇,必然能夠成功潛襲到趙靈雲的營地之中。
不過,就看薑晨何時給這支隊伍傳遞信號,讓其動手了,趙琴兒又看了一下大哥這邊的紙條,從中抽出一張,上麵寫道佯渡,消耗其靈石儲備,趙靈雲的主力部隊還沒有出動。
薑晨研究了一下探子最新探明的情報,又看到趙靈雲計謀得逞的神色,心中已是明白,連忙下令靈炮停止攻擊,但已經消耗了四千響基數的靈石。趙靈雲看薑晨已經反應過來,又將一紙條遞給了趙琴兒,這次卻是主力全部出動的命令,沒有給薑晨任何喘息的機會。選擇登陸的地點也是薑晨守備最為薄弱的地方,趙靈雲拚著損失三萬兵力,登陸成功之後,開始攻擊薑晨的設置的第一道防線。趙琴兒判定趙靈雲登陸成功,薑晨開始收縮兵線,開始在一易守難攻的地形之處加固第二道防線,薑晨的部隊雖然占據地形優勢,但其兵力以一敵四和趙靈雲殺得難解難分。
薑晨這時給出了信號,命令已經潛入到趙靈雲後方的敢死隊開始發動攻擊,一時間趙靈雲的後方陷入動亂,有掌管軍備的官員被刺殺成功,在趙琴兒預估了敢死隊的戰力及所能形成的破壞程度之後,判定趙靈雲的物資損失有六成,暗殺高級將領八名,但趙靈雲卻是無恙的,因為趙靈雲身邊一直有一位太玄境的高手在保護。
趙靈雲陣營的後方陷入到混亂,多少影響到了前方正在作戰的軍隊。坐於中軍帳中的趙靈雲,發動先前製定的應急方案,收歸軍營之中的後備兵力五千,加之其親衛營,還有保護自己的靈修高手五名,開始圍剿薑晨的敢死隊成員。趙靈雲和薑晨在鳳落苑中的石桌之上鏖戰了將近兩個時辰,雙方你來我往,狼煙才熄滅,最後趙琴兒宣布趙靈雲慘勝,薑晨全軍覆沒。
對戰結束之後,幾人卻是陷入了沉默之中,薑晨能將趙靈雲的兵力消耗到如此地步,出乎了趙靈雲和趙琴兒的預料,如果從實戰出發,薑晨雖然全軍覆沒,但趙靈雲卻是無力再在異國領土之上征伐,薑晨此戰雖敗,但在政治上卻是有著重大的意義。薑晨總結著剛剛這場虛擬戰之中,自己存在的不足和漏洞。而趙靈雲也是回想著剛剛與薑晨的交鋒,又聯想到了兩年之後將要對金、夏兩國發起的滅國之戰,不由得開口向薑晨問道“欲滅一國之社稷,汝當何為?”
薑晨震驚的看著趙靈雲,這個問題確實有些超出了自己設想的提綱。趙靈雲看著陷入沉思的薑晨,又看向趙琴兒,他突然明白趙琴兒為什麼會預想這樣一場戰爭,不隻是考究薑晨,也是再提醒自己防止那金、夏兩國最後的瘋狂,雖然那金、夏兩國之中派係繁雜,相互傾軋,但其中也是有忠君愛國之士。
趙琴兒聽趙靈雲問出這個問題之後,已是明白趙靈雲知曉自己的用意,也在思考著趙靈雲的問題。隻聽薑晨突然開口說道“如欲滅一國之社稷,必先從政治外交開始,向其輸入本國文化,占據其重要經濟資源。挑動其顯著的社會矛盾,先讓其內部陷入紛亂,挑起大義之旗增強大眾百姓的認可度後,才可對其使軍事手段,速戰速決。這樣才能將自身損失降到最低,防止陷入到戰爭的泥潭之中。”
趙靈雲聽薑晨這樣說,沒想到薑晨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見解,並不是一味的隻從軍事方麵思考,其想法雖然還很稚嫩,但其卻是有著極強的大局觀思維,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又問道“如以我趙辛氏國對金、夏兩國為例又該如何?”
薑晨又陷入沉思之中,想著封安城中這些年多了好多金、夏兩國的百姓,三國之間的交流比以往更加頻繁,趙辛氏國的朝堂之中更有原是金、夏兩國的戶籍的官員,而且那兩國中有的百姓更是舉家遷來趙辛氏國,這些年封安城的近郊也是逐漸繁榮起來,說明趙辛氏國的文化、政治還是居住環境在三國的百姓心目之中更加的優秀。而且趙辛氏國文化包容性也比金、夏兩國更強,那些外來人員在趙辛氏國居住三年以上就會被趙化,接受了趙辛氏國的風俗禮儀。
薑晨心中回想對比了一下近幾年來三國日常抵報之中所記載的一些信息數據後才說道“趙辛氏國的綜合國力要優於金、夏兩國,但如果金、夏兩國聯合國力卻是比趙辛氏國更勝一籌。如趙辛氏國對金、夏兩國作戰必先分化其,不能讓這兩國聯合到一起。”
趙琴兒看了看趙靈雲,緊皺著眉頭說道“晨兒說的有些道理,不過我聽聞,夏庚氏國的元佑王李成吉將要迎娶金亥氏國的玉蘭公主,傳聞這玉蘭公主是當今金亥氏國國君最喜歡的女兒,竟然舍得讓其遠嫁彆國。這些年我趙辛氏國國力越加的強盛,逼迫的金、夏這兩個有世仇的國家竟消解了矛盾,走得越來越近了。”
趙靈雲點了點頭,神秘的一笑後,輕聲說道“這是已經預想見的情況,不過我一直還沒想好該怎麼應對這兩國的聯盟。”趙琴兒聽趙靈雲這般說皺眉沉思著。隻聽趙靈雲繼續深入地向薑晨問道“晨兒,趙辛氏國如對金、夏兩國全麵發動滅國戰爭,當如何?”
薑晨這次卻是不假思索的說道“分而化之,挑動兩國矛盾,讓其先戰,我國後入。采取突襲閃電戰略,正奇相合,速戰速決。”
趙靈雲聽完薑晨的話語,高興的大笑兩聲和趙琴兒說道“我知道該給晨兒封個什麼官職了,不過還是不能太高,先領受雛鷹校尉之職吧!”薑晨疑惑的問道“皇舅,這雛鷹校尉是乾嘛的?也沒有聽過咱們國中還有番號為雛鷹的軍團的啊!”趙靈雲帶著神秘的笑容,答非所問地說道“和晨兒一番交談,卻是啟發到我有個新的想法。”
看著薑晨和趙琴兒還是疑惑的神色,哈哈一笑道“到時你們就知道了。天色很晚了,我先走了,你們也趕快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