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以為致玉蘭公主殞命不外乎有兩種情況,其一有可能是夏庚氏國內部爭鬥導致玉蘭公主殞命異國。其二有可能是趙辛氏國所為,這樣我國與夏庚氏國的聯盟關係必然會生出間隙,那趙辛氏國好坐山觀虎鬥。”
“你認為這兩種可能性,哪種幾率比較大?”
“這要看夏庚氏國調查的結果了。按照現有的證據,玉蘭公主有很大的可能死於夏庚氏國內部的爭鬥。有人不想看著李成吉繼續做大,嫁禍給臧氏,或者是那臧仕淩個人想要在臧氏出頭,想為他父親分憂,私自行為。”
“你看看這個。”
金成雍從身邊的案幾之上抽出一份信紙遞給顏函普,顏函普連忙起身畢恭畢敬的接過那份信紙,隻見信紙之上先有一串密語,後又有被人翻譯過來的內容。
信上記錄有那臧仕淩的身世,有其經常出入之地,更有許多隱秘之事,其中最重要的是臧額與臧仕淩妻子之事,還有臧仕淩私下裡的一些表現及醉酒之後的對臧氏的一些怨恨之言。其中又提到臧氏前幾月發生的刺殺事件,其中更是牽扯出臧聖道的身世,原是臧額之子。
顏函普看完那份密信,也沒有向金成雍詢問信件的來源,隻是沉思了片刻之後,才又說道“按信中所訴,應該是那臧仕淩私自行為,但我還是想不明白他刺殺玉蘭公主對他有什麼好處?”
“瘋狂之人的想法確實無法揣度,也許是想將李成吉對臧氏的恨意挑撥起來,想借其之手徹底覆滅那個他認為肮臟不堪的家族。隻是可憐了蘭兒,無端成為了他們之間爭鬥的犧牲品。”
“君上,那趙辛氏國是否與臧仕淩接觸過?”
“我已經著人再查了,已經有初步的消息傳回,沒有發現臧仕淩與趙辛氏出訪夏庚氏國的使團有過接觸的跡象,至於是否與趙辛氏國潛伏在慶靈城中暗探有過接觸,還待查。不過按照現在的信息,已是可以斷定,玉蘭之死,必然與那夏庚氏國的臧氏脫不了乾係。”
“微臣還是希望這件事一定要慎重處理,不然就會給趙辛氏國可乘之機。”
“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的,蘭兒不會就這樣無緣無故的殞命的,我招你前來還有一事相商。”
“君上,儘可吩咐。”
“與那趙辛氏國會談繼續進行,可以答應他們提出的百年互不侵犯的條約,至於條件隻要公平合理就行,不過我要附加一條,隻是我提出的這條件不得以紙約的形式出現。”
“君上想要附加什麼條件?”
“五年之後,與趙辛氏國一起進攻夏庚氏國。”
“君上,萬萬不可,這無異於與虎謀皮。那趙辛氏國現在已經強盛如斯,而且其早有一統九淖州之心,如果與其聯合吞並夏庚氏國之後,那我金亥氏國也將危矣!,”
“有五年時間準備,我金亥氏國亦可迅速消化從戰爭之中得來的利益,而夏庚氏國南境的軍團比之西境要強大不少,但南境的資源與西境之地相比卻要匱乏,此消彼長之下,以後我國與趙辛氏國誰吞並誰還不一定呢!”
“君上,您是否已經決定了?”
“哎!朕原來的規劃是與夏庚氏國聯合一同對抗趙辛氏國,然後徐徐圖之,等待合適的機會出現,與夏庚氏國聯合一舉殲滅趙辛氏,現在看來,那夏庚氏國確實已經腐朽到骨子之中了,不可與謀。現在又添血仇,自然更不可能,也給了朕與趙辛氏國聯合的契機。”
“趙辛氏國的局勢現如今亦有動蕩,那靜王趙靈武一直有篡位之心,而且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既然要談,我覺得還是和趙靈武談比較穩妥,而且兩年之後,他還想讓我國出兵助他牽扯趙辛氏國南境的兵力。我們以此為交換條件,由不得那趙靈武不同意。”
“確實如此,等到趙辛氏國內部紛亂結束之後,國力必然會有所減弱,到時我國與之相差也不會很大,自然不會再懼怕其。隻待我金亥氏國崛起將其吞並,那時一統九淖州的就是我金亥氏國了。”
“那時,君上之名必然會被九淖州萬物生靈所銘記,更會被記載在帝昊大陸史冊之上。”
“咱們還得好好謀劃一番,必須排除那些懷有異心之人,而且如今的朝綱也必須整頓一番了,雖然自朕繼位以來,一些寒門才俊有了上升渠道,但那些門閥世家依然把持著重要的政治資源。這一點函普你應該深有體會吧!”
“得遇君上,是微臣一生之幸,微臣必將為君上的夙願鞠躬儘瘁。”
“那時你顏函普的名字也必將明耀史冊。”
“多謝君上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