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但僅做這一本書,無法保證業績的穩定和成長呀”張大海有點沒底氣的說道,“老板當初要成為出版公司大股東,肯定也是想要做大做強出版業務吧”
“書庫化經營吧”林棋說道。
“書庫”張大海不解。
“也就是按照類型出版,不同類型的書,我們采用專業編輯,不再是以一兩本書成敗來看待經營,而是以類型整體的銷量為主。類似於鬥破蒼穹的非武俠,有不是西方劍與魔法那種,我定義為玄幻。玄幻當然不僅僅是這一種,隻要虛構一個幻想世界,裡麵發生的故事,即是玄幻。隻要我們讓作者知道,玄幻類型,投稿給我們就行了,今後,源源不斷的稿件塞滿我們的編輯部,專門請熱愛玄幻的編輯從中擇優出版,做大類型書庫,打響口碑,根本就不需要太過於刻意就有源源不斷的好作品主動入庫。”
“還有就是言情,台灣的瓊瑤之類的就是寫言情,這一塊也是很有市場,我們可以建個言情文庫。”
“類似於西遊記、蜀山傳之類古代神話修仙背景,我們可以建立仙俠文庫。”
“西方那種劍與魔法,我們也可以建西幻文庫。”
“鬼故事和風水什麼的,可以建立驚悚恐怖文庫。”
“足球、籃球或其他體育類,建立體育文庫。”
“軍事、科幻、曆史、武俠都可以建立專門的文庫”
“各種類型作品,除了標注我們出版社的名稱之外,還要醒目的標注玄幻書庫編號某某號作品,軍事書庫編號某某號。強調書庫,這樣讀者某個階段喜歡軍事,就可以找軍事書庫的同類書。過段時間又喜歡仙俠,則可以再尋找仙俠書庫的作品。”
“書店渠道擴張,我們的出版社的自營書店在香港地區不少於200家,總麵積逐步達到5萬平米。並且,我們的書店今後逐漸隻經營自家的書庫作品,書架全按書庫分類排放作品,即使一些老作品,也可以不下架,保持同類作品品種齊全。讀者隻要喜歡我們書庫某個門類作品的一種,就會知道,到我們的書店同類書架去選書,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聽聞林棋的建議後,張大海不由歎服“難怪你是老板,做大生意的,格局就是不一樣”
張大海之前,僅想著怎麼征幾部好作品,完全不具備這種布局的思維。但是,林棋隨隨便便想出的這個辦法,就比張大海的那種勞心勞力的折騰,不知道要高明到那裡去了。
“當然,還可以借助版權的優勢,進軍漫畫行業”林棋思索道,“鬥破蒼穹就很適合漫改香港漫畫出版市場,遠遠超過,或其他的文學書籍。除了實用教材和工具書之外,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圖書既是漫畫。如果不做漫畫,很難稱霸香港出版行業。”
“漫畫”張大海眼前一亮,他當然知道,漫畫出版的利潤。
香港這邊的市場雖然遠遠不如日本,但是漫畫比更賺錢,這是被市場證明。
在70年代,李小龍、小流氓等等漫畫由於一開始定價比較低,每期僅賣1毛錢兩毛錢,即使每期賣兩萬三萬多冊,也不過幾千塊錢,算不得什麼大生意。
但是黃玉郎卻是敢於大膽漲價,小流氓改名龍虎門,每期銷量不少於5萬,但2毛錢一本書的價格,一期收入才1萬塊錢,賺的隻能說的辛苦錢。
但黃玉郎先後把每期的漫畫由厚變薄,維持原價不動,銷量有增無減。於是,他再大膽漲價到6毛錢一本,並創下34頁彩頁的行規。未來幾十年,港漫大體上維持彩頁、每期30多頁的金科玉律。
與此同時,70年代港漫的價格上漲速度也非常快,6毛剛剛漲不到兩年,既漲到1塊錢。之後,又是漲價到2塊、3塊、4塊7塊
現在的龍虎門的34頁新刊,定價是7塊錢,這個價格也是港漫維持最長久的定價。
一直到90年代,黃玉郎被關進監獄服刑出來,東山再起之後,又宣布漲價到十多塊錢。
黃玉郎之所以成為港漫行業首個千萬富翁,巔峰時期十多億身價,手下一堆年賺百萬的漫畫家。就是因為一招漲價
可以說,港漫成也是漲價,敗也是因為漲價。
港漫發展黃金年代,通過不斷的漲價,讓大把的漫畫家賺到了錢,不再像50年代60年代那麼朝不保夕,並且,被同一時期的寫的看不起。
而後來港漫走下坡路之後,還繼續漲價,那就是取死之道,整個市場發行量越變越少。巔峰時期十萬二十萬本才算紅,到了衰敗時期每期兩萬本已經是扛鼎之作
張大海當然想讓新創業出版公司揮軍漫畫市場,但問題是上哪找漫畫家畢竟,不是隨便找什麼漫畫家,就能紅的
要的改編失敗,不僅僅會損失一大筆錢,而且還會損失鬥破蒼穹的口碑。
“這樣吧”林棋想了說說道,“我去找幾個朋友幫忙,搞出漫畫的人設,以及畫個幾十頁開頭,示範一下畫風、分鏡,然後,收購一家漫畫出版公司”
“收購”張大海說道,“漫畫這麼賺錢,誰會轉讓出版社呢”
“現在黃玉郎幾乎要一統江山,其他的漫畫雜誌社,日子未必很好過。比如上官小寶他的聖火出版社人才濟濟,可惜運氣不好。隻有李小龍一部長壽作品賺錢。其經營的報紙和其他連載漫畫,都比較失敗。”林棋微笑說道,“再加上,聖火出版社的其他股東,給他很大的壓力,上官小寶遲早要負氣而去而且,很有可能投奔他的老對手黃玉郎,那樣以來,黃玉郎就徹底統治香港漫畫市場了所以,你可以跟上官小寶談判,由於我們來收購聖火出版社,讓上官小寶做主,這樣他就沒必要到黃玉郎的公司寄人籬下了。”
“好吧,我試試”張大海大氣的說道,目前的新創業出版社,窮的隻剩下錢了,整個出版社的現金儲備就有1000多萬。
而聖火出版社旗下最賺錢的李小龍早就不複當年之勇,每期隻賣兩三萬本。雖然李小龍利潤依然豐厚,卻養著出版社幾十人,如果沒有意外,聖火出版社破產倒閉就在眼前。
當然了,林棋知道聖火出版社實際上人才濟濟,牛佬、馬榮cd在,經營不起來,隻怪兩者還未厚積薄發,把功力發揮出來。
這時候隻要把聖火出版社收編,並且,讓這兩人簽署十年以上長約,未來肯定能連本帶利賺回來。chater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