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嚴格來說,胡偉武給林棋看的7英寸的袖珍電腦,並不是掌娛公司研發的掌娛3代平台。而是,掌娛遊戲公司研發的袖珍上網本。雙核心ar處理器,cu功耗不到15,相當於台式機功耗的二十分之一,具備8b的內存和2b的集成顯卡。
其他硬件也是深的節能的奧義,並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具備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功能。內置瀏覽器、盤古s辦公和軟件商城等等應用,且內置了500b的閃存。
除了係統和默認軟件,占用了70b空間之外,剩下的擁有超過400b的空間,可供下載內容。
當然了,用來存儲視頻恐怕會顯得空間遠遠不夠用,但是用來存儲掌機遊戲,或者是下載和音樂,容量應該是比較寬裕的。
看著這玩意,林棋不由感慨,雖然,最多是能跟未來的4相比。
換做是推出十年上市,一定是不會有市場前景。但是,現在上市的話,則就不好說了。至少,在90年代初這款產品,應該堪稱是驚豔的作品。
至少是把筆記本電腦,改到了能裝進口袋裡麵。這種進步,可能會有一部分年輕人願意買賬吧。
這個7英寸的袖珍電腦,最大的創新之處,恐怕就是把盤古係統,精簡之後,移植到了ar平台上。以後如果做成功之後,盤古筆記本電腦可以直接用ar芯片,而不是xr芯片的移動版本,畢竟,xr芯片再如何的開發低功耗版本,隻能說比複雜指令集的x86芯片要省電,但是,絕對是不可能跟ar架構相比。
移動端的產品,續航第一的情況下,xr芯片其實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xr芯片也並不是差,僅僅是越來越朝著高性能芯片的方向發展,為了保持領先地位,所以,功耗也是逐漸的增加。
101nove.comu方麵,還是指望更專注於低功耗的ar畢竟,ar根本就沒追求性能領先,隻是追求一款精簡架構,低功耗,能用的芯片。這種芯片無疑是迎合未來幾十年來,移動端的發展趨勢。
畢竟,電池的技術發展,應該是50年甚至一百年為單位,技術發展和突破速度極慢。所以,即使是未來半導體技術不斷發展,移動終端擁有更多豐富的應用,但是想要上高性能的芯片還是不可能的,功耗高就是取死之道。
後來微軟、英特爾分彆在移動終端市場撞的頭破血流。尤其是手機、平板,屢試屢撲,這就是因為,無論是微軟的係統,還是英特爾的芯片,都不適合那種更輕巧的手機、平板之類的便攜終端。
ar芯片則是牢牢盯著低功耗為王,所以,後來發現在移動時代,真的是這樣的。低功耗真的可以為所欲為,不是低功耗的芯片
而現在新創業半導體,05微米的生產線,每月大約能生產3萬顆主頻50hz雙核心的ar芯片,產能還在逐漸釋放階段。預計等到生產線穩定下來,每月產能可達到20萬顆以上。
每顆芯片出廠價300元人民幣,毛利潤超過50。大約需要生產100萬顆芯片,大致上就可以收回生產線的投入成本。成本收回之後,生產線的利潤就逐漸進入快速釋放期。所以說,如果滿產滿銷,預計一半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之後,繼續使用這些已經收回成本的生產線繼續生產,成本已經降到了極低水平。
當然了,隨著時間發展,全球半導體工藝水平是會不斷發展的。即使一個生產線能用五年甚至十年以上。但是,五年後和十年後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已經跟傳統的工業品差不多了,賺不到工藝技術先進的超額利潤,隻能賺取最辛苦的加工費。
也正是因此,芯片工廠新生產線投入,如果一開始沒有訂單,那麼會變成暴虧產業。因為新工藝投入幾年之後,就會因為更新的工藝投產,而快速的貶值。
新創業半導體公司和驪山半導體公司,目前已經躋身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行列。能這麼快的成長起來,更大程度上是因為,訂單一直在催促其投產新的生產線。根本不是投產生產線之後,在外麵尋找訂單機會。
這種區彆,造成了這兩大公司的發展幾乎是跟英特爾在c不斷普及的時代的發展軌跡類似。都是一個工廠剛剛投產,新的芯片工廠項目又開始啟動,一年少則投產個新廠,多則投產十多家新的芯片工廠。
每一座新的芯片工廠投產之後,工藝水平都會提升。之後,舊產品甚至是可以低價拋售,來打壓競爭對手。
距離新創業半導體公司,不到500米。隔壁就是驪山半導體公司。
這兩大半導體公司,一直相安無事。更多是因為,都是靠新創業係吃飯。所以,兩家公司競爭並不是你死我活,甚至是專利互相授權,人員互相借用,訂單也是可以互相轉讓,關係好的快跟一家公司差不多。
林棋在新創業半導體公司走馬觀花巡視了不久,又是跑到了驪山半導體公司去看了一波。對於林總的視察,驪山半導體公司是非常重視的,畢竟驪山半導體目前雖然是考慮多元化發展,不再完全依賴新創業係的訂單,但是其業務的80都是跟新創業係有關。
因為新創業半導體公司的05微米生產線用於ar芯片的生產,所以,驪山半導體公司這次比較幸運,盤古8代電腦的cu芯片,是由驪山半導體公司代工生產。
這也是新創業半導體和驪山半導體的戰略上出現了一些差異。新創業半導體已經不再滿足於xr架構的市場訂單,已經把目光瞄準具備風險和挑戰的ar芯片市場,計劃開拓這一塊新興的市場領域。
但是驪山半導體雖然想要多元化,但還是比較遲疑,主營業務還是圍繞著盤古電腦轉動
盤古8代電腦,最大的創新也是cu的工藝提升到05微米。
1微米提升到05微米,跨度顯然是非常大的。
芯片架構也隨之進行了一係列的優化,新一代的xr芯片架構的代號,也是升級到了魯班2代芯片。
此前,魯班1代芯片雖然不斷的提升核心頻率,擁有不同的頻率版本。甚至,ad公司代工的08微米工藝的芯片也算是魯班1代cu。基本上,1微米08微米之間的工藝水平加工的xr芯片既是魯班1代。
跟同一個時代的386和486相比,魯班1代持續吊打x86全家。性能差距甚至達到一倍以上。
直到英特爾推出了奔騰芯片,工藝水平提升到了05微米。直接靠著工藝製程的優勢,才重新將性能差距縮小到忽略不計的程度。
但是用1微米08微米工藝水平生產出來的xr芯片,能夠跟英特爾05微米工藝生產出來的奔騰芯片性能差不多。魯班1代,也堪稱是一代神u。
至於魯班2代頻率之前盤古7代66hz主頻提到100hz,但是優化了架構和工藝的提升,導致性能至少增加了一倍以上,但功耗卻從此前的30瓦降到了20瓦。與此同時,更是增加了2級緩存,所以,相對之前的產品,更是巨大的提升空間。
更加上,功耗降低了,散熱更低了,所以也是了超頻的空間。如果,運氣好,說不準能超到150hz以上。
比如,魯班1代的ad公司生產的75hz版,雖然沒被官方采納,卻是被一些超頻愛好者視為神器。最牛逼的超頻用戶,將75hz超到了150hz
所以,魯班2代是05微米工藝,100hz出廠頻率,超頻到110hz甚至都不增加發熱。喜歡折騰的,超頻到150hz以上,應該並不太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