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這個時候,裴曉虹的爸爸媽媽還沒下班。
“曉虹,你爸我們昨天都見過了,人挺不錯的,爽快,平易近人。知道你媽是縣醫院院長,但我和劉岩可是頭一回見……”周海洋笑著說道。
“你倆給我爸的印象挺好的,昨晚老聽他念叨你們,尤其是劉岩。至於我媽嘛……”裴曉虹笑了笑,大大方方接著說道:“我們家除了偉人的畫像和語錄之外,不掛彆的照片。
但書櫥裡,有一張我媽在大學時期和全班同學的合影,你們過來看。”
裴曉虹一邊走一邊說:“在很多人的眼裡,我媽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
但跟她接觸時間長的人都知道,她對人非常友好,心地善良,尤其對普通老百姓。
說到這兒,我想起了一段與咱們源平村有關的故事。
還記得時不時給咱們憶苦思甜的劉大爺吧?”
“怎麼會不記得?把馬德山百丈梯田的竹子說的玄玄乎乎的......”劉岩笑著說道。
“事情就發生在知青點派你倆到馬德山守護山林苗的那段日子裡.....”裴曉虹接著說道:
劉大爺的腰部不知道被什麼蟲子咬了,長了一個大膿包,不小心弄破發炎了,腫得很厲害。
去了天源公社衛生院幾次都看不好,他就向範書記請假來到縣城。
那天,他起了個大早,到了縣醫院門診大廳,就直奔正麵的一間房間。
直接推開門,看見有兩個穿白大褂的醫生坐在那兒。
“你怎麼隨便闖進來?”一位醫生問道。
“我腰疼,請醫生給看看。”
醫生耐著性子告訴他:“看病要先去門診掛號,然後排隊叫到號再進入房間。”
“我是貧下中農,看病還要掛號嗎?”
“無論是誰,都要排隊掛號,我們這裡不搞特殊。”
“在公社醫院看病都不要。”劉大爺嘴裡嘀咕著,很不高興的走出房間。
隻聽見身後“砰!”的一聲,房門關上了。
劉大爺說的也對,確實,那個年代,有很多地方的醫院,貧下中農和工人看病,就像軍人看病優先一樣,可以特殊照顧,用不著排隊,甚至可以隨便插隊。
但永鋒縣醫院沒有這個規矩。
按照裴曉紅媽媽的話說: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應該人人平等。不分出身,不分貧富貴賤。
……
【作者題外話】:長篇連載小說《重生1976從知青開始》,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到二十一世紀,故事主線跨越四十多年。
本作品與眾多描寫寒門弟子官場升遷的作品不同,主要描寫了以劉岩為代表的,經曆五、六、七十年代的江寧省乾部子弟,八十年代初大學畢業後,主動放棄在部委和省市機關的機會,要求進入鄉村基層工作後的一步步成長曆程……
當年的經曆,使得他們學會了冷靜地、全麵而深刻地認識了國情、民情,尤其是農村的實際情況。
他們親眼看到並親身體會到,城鄉差彆是多麼巨大,地域間發展是多麼不平衡,廣大農村是多麼貧窮,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文化的反差。
他們在上山下鄉的運動中,在改變農村貧窮落後麵貌的社會工程中,在農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儘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並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業績。
同時,他們也清醒認識到了一個現實,那就是:要徹底改變農村貧困麵貌,不僅是物質上的脫貧,更是精神上的脫貧,而且任重而道遠。
上山下鄉,使得他們自覺不自覺地養成了不甘落後、不甘沉淪、奮發進取的人生信念。
培養起了體察國情、民情,關切民族命運,希冀國家穩步發展的政治品格。
所以,當他們走進官場的時候,無論處在哪個位置上,都會以一種更深沉的目光,去理解國情、體恤民情、觀察和參與國家在每一步重大改革中的變遷和發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