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施工方和監理方都是永峰縣建設局下屬的國營單位。
為此,徐局長跟縣政府簽訂了兩份責任狀,如果任何一方出了問題,他不僅要承擔法律責任,烏紗帽也保不住了。
根據合同規定,項目建成驗收合格後支付60工程款,半年後再支付20,最後的20一年後付清。”
劉岩點了點頭:“對了!永峰縣境內目前竹器廠都多少家了?”
“目前一共有五家,除了縣城的工廠之外,天源竹器廠和其它三家都屬於代加工生產廠,按照我們的設計圖紙要求生產。”範建國說道。
“目前還有三個地方正在洽談代加工。”範建明接著說。
劉岩接著說道:“永峰縣是毛竹產地,資源幾乎遍及所有公社。
如果每一個公社都有一家代加工廠,不僅能帶動當地經濟,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這倒是,畢竟原材料都在各個公社,如果把生產放在縣城,不僅增加運輸費用,縣城的場地和人工成本也高。”
劉岩繼續說道:“可以考慮一下,在適當的時候把銷售和生產剝離開來,把生產基地逐漸往各個公社轉移。
縣城總部成立公司,負責銷售、營銷管理和產品指導,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專業營銷團隊,開拓國內外市場。
爭取在三年內,往多元化、國際化、以及有地方特色的貿易企業方向發展。”
範建明問道:“多元化?你的意思是不僅僅是竹器,還包括每個地方的特產?”
劉岩點了點頭:“對!這樣不僅能豐富產品滿足客戶需求,還能有效的拉動農村經濟和地方實體經濟的發展。”
“明白了!我們會加快竹製品代加工廠的速度。”
“另外,不能僅僅局限在永峰縣。五年之後,一定要把我們在永峰的成功模式,推廣到懷寧市的其它縣和公社。
你可以把這個想法跟梁明他爸探討一下,他現在是分管經濟的副縣長,應該有些想法。
地方經濟能發展起來,對他們都是一個政績”
……
第二天,範麗莉跟著兩個哥哥離開了寧城回源平村。
送走範家兄妹三人,劉岩剛回到家,隻見施玉華拿著一張紙條,對劉岩說:“剛才有一個電話,說是你中學同學,讓你回來給他們打電話。”
劉岩接過紙條一看,是陸天海和黃曉陽,就拿起電話撥了過去。
放下電話,劉岩對劉振宏和施玉華說道:“爸,媽,兩位中學同學在商業批發市場開了間服裝店,讓我過去看看。”
……
【作者題外話】:感謝各位讀者朋友給予不同方式的捧場!
為滿足一部分讀者朋友的要求,周末更新四章。
大熱天碼字辛苦,希望養書的朋友能支持一波。
無論是在段評中能點個卯、打個卡、拍磚、批評,本人都感激不儘!
謝謝鼓勵和支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