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就是解決道路交通問題,這需要資金的支持。
但絕對不可能再出現當時源平公路的資金支持,初期隻能靠我們發動當地的群眾,自己想辦法籌集。
至於如何發動群眾,可以采用激勵的辦法。
而我覺得最有效的激勵辦法,就是充分發揮我們九年製義務教育扶貧的吸引力,讓他們看到希望和未來。
我相信隻要有第一條和第二條的支撐,加上有效的激勵辦法,當地群眾修路的積極性是可以調動起來的。
當然,在第三條中,我們還得考慮一點,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當地返城知青這批勞動力,如何解決他們的報酬的問題。
這方麵,在不占用各地人員正式編製的情況下,需要得到當地勞動部門的配合。
媛媛,你到永峰縣後,儘快把這些內容告訴小明。
由於我們之前已經做了一些工作,再加上當地的人脈,永峰縣的基礎相對會好一些。
但小明的擔子並不輕,天源公社這兩所在建的鄉村學校非常關鍵,將為日後能否在懷寧市推廣,起到決定性的示範作用。
同時,永峰縣的同誌還承擔著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儘快為博興縣和玉清縣培養和輸送人才。
我考慮了一下,在永峰縣的工作穩定之後,可以從範建業、梁明、王強、林俊平這幾個人裡,抽調個彆人,充實博興縣和玉清縣的隊伍。”
接著,劉岩扭過臉對袁珊珊說:“珊珊,利用你在懷寧市中教科的便利,儘快與玉清縣、博興縣、永峰縣教育局領導多接觸,加大鄉村九年製義務教育的宣傳力度。
為今後我、海洋、媛媛在當地的教育扶貧項目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
劉岩最後說道:“我們雖然分布在不同的崗位上,但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今後多保持聯係,有什麼問題大家多溝通。
我和海洋、小明也許更多的時間會在一線,聯係不方便。
但是珊珊、媛媛、曉虹和麗莉,你們之間應該多溝通......”
這頓像是戰前動員的晚餐,從傍晚五點多開始,一直到夜裡十點多才結束。
依依不舍告彆的時候,六個人心情都十分沉重,大有奔赴沙場的一種感覺。
臨彆前,劉岩對袁姍姍說道:“我有兩個中學同學,也是上山下鄉回城知青。
做服裝生意已經五年了,目前在寧城辦了家公司。
他們想在懷寧尋找現成的服裝廠,委托加工或者合資。
這件事情如果能成,不但能盤活懷寧市老廠的活力,還能解決懷寧市返城知青就業的壓力。
你是老懷寧的了,有空的話,儘快了解一下懷寧市裡各個服裝廠的情況,越詳細越好。
如果當地有合適的服裝廠有合作意向,可以和這兩位同學直接聯係。這是他倆的聯係方式......”
……
第二天下午三點鐘,劉岩和範麗莉到達玉清縣。
當天,懷寧市委組織部對劉岩的任命通知也下達到了玉清縣委。
當天晚上下班後,兩人來到位於縣委機關大院後院一棟四層宿舍樓的二層,敲開了玉清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李桐的家門。
......
【作者題外話】:感謝各位讀者朋友一直以來的批評指點、鼓勵和捧場!
由於周一到周五上班工作比較忙,隻能更新兩章。
本人會在保證作品質量的前提下,儘量保證不少於5000字。
如有不足之處,感謝理解!謝謝支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