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洋一邊走,一邊通知市公安局、交通局、安全辦等相關部門的領導,讓他們緊急趕往博興縣。
接著,他又跟博興縣委書記姚佩東通了電話。
此時此刻,姚佩東已經在第一時間趕到出事現場了。
到了博興縣,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周海洋就直奔現場,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
對於交通肇事的技術層麵,周海洋是外行,他隻是聽聽專業人員的調查彙報。
他覺得,在這種時候,事故的調查工作應該由彆人去做。
他所要做的是決策工作,安慰遇難者親屬,研究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處理方案就行了。
這方麵的工作是有慣例可以遵循的,不能有什麼創新。
了解完情況後,接下來,他要考慮的是製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措施。
並儘最大努力去杜絕今後類似故事的發生,這才是他的工作重點與核心。
其實,無論是在博興縣還是在懷寧市,因為超載導致的翻車事故,早就屢見不鮮了。為什麼長期以來禁而不止?
說到底還是抓安全管理的措施不力。
尤其是個體經營的客車,他們總是最大限度地拉客,恨不得一車裝下整個世界。
這次博興縣的交通事故,一輛客車定員是38人,卻裝載了50多人。
在拐彎處方向盤失靈,一下子翻倒在山坡上。
一部分乘客從車子裡甩出來,山坡上到處是人。
一部分乘客隨著客車翻下山溝,摔死了。
在五十多個乘客中,死了十二個,其餘乘客全部受傷了。
周海洋到達事故現場的時候,姚佩東領著縣委和縣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正在現場指揮救援工作。
沒想到,當年在任遠縣的搭檔,分彆多年之後,在這種場合見麵了。
但兩人隻是握了握手,誰也無心噓寒問暖。
這麼慘烈的事故,周海洋看著這些死傷者就想掉淚。
就想狠狠詛咒,那些要錢不要命的司機和老板。
如果說就事故處理事故,按照慣例處理就行,費不了多少周折。
懷寧市的公路運輸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國營的客運公司幾乎都垮了。
取而代之的全是清一色的民營公司和個體客運戶。
他們都是多拉快跑的一群人,車禍的肇事者。
也許今天把這起事故完畢,明天又有新的事故發生。
長期以往如此下去,就進入了惡性循環。
周海洋對隨同的市公安局長林忠明說:“看來非采取強硬的措施不可了!”
林忠明不悅地說道:“年年都在采取措施,年年都有事故發生。這種事情屢禁不止。”
周海洋說道:“我們首先要問問,那些措施到位嗎?管用嗎?光口頭強調是不行的。”
林忠明沉悶地點點頭。
周海洋知道,博興縣是林忠明傷心之地。
前年,他的同胞弟弟林奇明,就是在博興縣當交通局長時被雙規的。
以前他一到博興縣,都會到林奇明那裡去看看。
弟兄兩人走在一起,那是何等引人注目!
而現在到這裡來,隻能感到親情的空落和人生的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