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苦境最大的鑄匠組織,自有其優勢,江南春信研究出來的不少器械,都是推薦藺重陽找不工山進行量產。
畢竟,真要靠他一個人來做,就算他是鐵人都吃不消。
非常君頷首道:“多了這三條全新的渠道,等師姐那邊有了成果,一些新東西,便能借著機會拿出來了。”
要達成最終的目標,沒有儒門不行,但若隻靠一個儒門可不夠,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互相配合,多管齊下。
“那可有得等了。”藺重陽澹然而語。
非常君將手中琴譜收起:“哈,這麼多年都等下來了,不差那點時間。”
“也是,這麼多年都等下來了。”
藺重陽輕聲歎道:“隻要在末法時代徹底來臨之前,將全新的作物與那些器械一並推廣出去,即便先天不出,百姓的生活亦能得到保障。”
作物要改良,“農具”也要更新,甚至隨著往後種植模式改變,其他的器械同樣能得到推廣,苦境的尖端科技並不差,隻是大多都無法做到大眾化與普及化,多樣性也差了不少。
學海無涯的司徒偃,便擅長機關設計,卻同樣被眼界所局限,儒門之人尚且如此,更遑論那些散修。
兩人有將細節完善了一番,便將章程暫定。
隨後,非常君詢問道:“說起來,論劍海那場評劍會,師兄應當是要前往的吧。”
藺重陽微微頷首,發出了邀請:“一起?”
“我又不專精劍道,就不去了,不過師兄可以帶雲騫一起去。”
非常君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他的劍上造詣,說實話挺一般,在儒聖明德一脈隻堪排入前五,已經能看到自己的極限在何處。
比起劍法,他在掌法上更有建樹,能夠排入前三。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的道不在劍道。
正因如此,還不如坐鎮後方,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他如今越發看好映雲騫,那孩子用時間與行動證明,自己是塊好材料。
而且,此番必然不止師兄要去……
抬眼望向窗外的昊日,藺重陽輕聲道:“少年人確實該見見世麵,我倒是有心,把無傷和無端召回來。”
彆看苦境用劍的人一抓一大把,但真正走劍道這條路的,那是少之又少。
絕大多數人隻是把劍當做兵器,自其中脫穎而出的,便是淩絕頂口中的劍王,出虛入空,隻將目標放在勝與負,得與失。
門內有適合走劍道,甚至已經走在劍道這條路的後輩,藺重陽自然很願意提攜。
不過,非常君自其中,聽出來一些弦外之音:
“師兄不看好獲兒?”
昊正五道之中,以第三道最為特殊,不管是其之地位,亦或守關者肩負的責任。
下一任劍儒無涯,應當是劍遲尺與殢無傷兩人中的一人,但觀師兄如今的態度,顯然是不太看好劍遲尺。
“他駕馭不了穹霄辟冥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