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鑲玉臉色微變,想要掙紮,但發現被禁錮的她根本就掙不了一絲。
這讓金鑲玉眼中閃過一抹驚恐。
以她的實力,竟然這麼輕易的被禁錮?
“老板娘,喝杯酒而已。”薑辰臉上還是笑吟吟的,但語氣不容拒絕。
“那我敬公子一杯。”金鑲玉在臉色數變後,拿起薑辰遞過來的酒杯,然後笑吟吟對薑辰示意。
因為驚恐和不安,金鑲玉對薑辰的稱呼也變了。
“好。”薑辰拿起酒杯和金鑲玉手中的酒杯碰了一下,然後將酒一飲而儘:“好酒,老板娘,你這龍門客棧開在這裡,生意一定很好吧?”
“一般一般。”金鑲玉憨笑著。
“老板娘實力不弱,不如隨我去應天府如何?”薑辰說道。
“公子說笑了。”金鑲玉給薑辰倒酒。
“我沒有說笑。”薑辰笑了笑,似笑非笑的說道:“老板娘,我聽說你的相思柳葉鏢很厲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金鑲玉倒酒的動作一頓。
“老板娘,你想動手?”薑辰看著金鑲玉,一股強大的氣息威壓將金鑲玉籠罩在其中。
刹那,金鑲玉臉色慘白。
“來,喝酒。”薑辰收起氣息,繼續笑吟吟的看著金鑲玉。
“公子請。”金鑲玉拿起酒杯。
酒杯交錯,十斤酒,十斤醬牛肉很快被吃光了。
“老板娘,我想邀請你去應天府。”薑辰說道。
“……”金鑲玉。
“我不想你拒絕,因為你拒絕不了。”薑辰臉上的笑容,宛如春風般溫和。
“公子?”金鑲玉神色僵硬。
薑辰的笑容,讓她有股不寒而栗的感覺。
“如果你不聽話,後果自負。”薑辰語氣中儘是威脅。
話落,薑辰站了起來:“走。”
雨化田站了起來,跟上了薑辰。
而這一刻,金鑲玉覺得自己的衣服都濕透了。
“老板娘,怎麼了?”龍門客棧夥計順子走了過來問道。
“沒,沒什麼。”此時的金鑲玉腦海亂糟糟的,不想多說什麼。
……
另一邊,在離開龍門客棧後,薑辰和雨化田繼續向西。
不過,薑辰和雨化田剛走出龍門客棧所在的沙漠,來到了寧夏鎮的時候,見到了邱莫言。
在見到邱莫言的同一時間,係統提示音響起。
“簽到。”
薑辰心中默念。
【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獲得萬年朱果十顆。】
“萬年朱果十顆?”
“這是第三次簽到得到萬年朱果十顆了。”
“這簽到獎勵不錯。”
“萬年朱果的存在是武王境武者能夠儘快的晉升到武帝境武者的天材地寶,萬年朱果煉化後,力量增加314,體質增加283,精神力增加70,敏捷增加180,以後將是薑家絕無僅有的寶物存在。”
“多簽到幾次,就可以讓大家服用了。”
當下,薑辰看向了簽到女主。
邱莫言,92版電影《新龍門客棧》之中的角色。
劇中的她是一個武功高強的女俠,挑起拯救楊門兒女的重任。雖是江湖俠女,但為人在感情方麵謹慎內斂,豪氣衝天而又俠骨柔情。男裝時玉樹臨風,颯爽英氣。最終以自己的柔情和犧牲精神詮釋亂世中的一份真摯的愛
“邱莫言?”
“沒想到竟然可以遇到她。”
劇中的邱莫言是江湖俠客,傾慕周淮安,營救行動的主要策劃人。邱莫言使用一柄子母劍,而這“劍中之劍”也隱喻了邱莫言好似“君子中的君子”。因為在這出“俠士救孤”的故事中,邱莫言的動機是純粹的。賀蘭山草寇救孤是為財,金鑲玉是為色,周淮安則是為報恩。隻有邱莫言,即使最初因為情,後來遭到“背叛”依然舍命救人,屬於傳統的武林俠客。
“有些意思。”
薑辰上下打量著邱莫言。
“你是誰?”
在薑辰的目光下,邱莫言感受到了不自在。
“神隱山莊,薑辰。”薑辰開口道。
“神隱山莊莊主?”邱莫言臉色微變。
“你知道我?”薑辰問道。
“聽說過。”作為一個闖蕩江湖的俠客,邱莫言對江湖之中發生的事情也多有了解,而神隱山莊第一次出現在江湖之上,是在張三豐的百歲生辰。即使是是張三豐都以禮相待,這也在江湖之上掀起浩瀚風暴。
“你是邱莫言?”薑辰開口道。
“你也認識我?”邱莫言微微一愣。
“我聽說過,對江湖之中的女俠,我都好奇。”武俠劇,以明朝為背景的是最多的,而每一部武俠劇中,女俠也是很多的。這也造成了大明江湖女俠很多的原因。
“……”邱莫言聞言一呆。
“邱莫言,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應天府神隱山莊做客。”薑辰開口道。
“可以。”邱莫言沒有拒絕,畢竟,在她看來,這種在江湖之中拜訪江湖勢力是很正常的事。
“那就後會有期。”薑辰並不覺得自己和邱莫言剛見麵就可以帶走他們。畢竟,邱莫言,金鑲玉不是玉堂春,唐一仙。
“後會有期。”邱莫言微微一愣,然後對薑辰拱了拱手。
告彆了邱莫言後,薑辰和雨化田繼續向西。
最後,薑辰和雨化田來到了明教光明頂。
“公子。”
小昭看到薑辰十分驚喜。
“小昭,一段時間沒見,你越來越漂亮了。”薑辰笑吟吟的看著小昭。
現在的小昭還沒有長開,但也用不了幾年,將會越來越好看了。
不過此時此刻,薑辰想到了黛綺絲。
幾次和黛綺絲的親密接觸,薑辰覺得可能……
“哪有。”小昭在薑辰的目光下有些不好意思了。
“怎麼會沒有?”
薑辰笑著和小昭聊了起來。
在寒暄片刻後,薑辰就問起了明教的事。
之前在整頓明教的時候,薑辰將五行旗每旗擴充到三千人,總共一萬五千人,在整頓之後,薑辰更是使用了五張白馬義從訓練卡訓練。
現在的五行旗就是薑家軍的白馬營了。
在這種情況下,薑辰在明教也有了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