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景昭見氣氛有些沉悶,岔開話題問起。
錢小姐抿唇仔細想了一番,其實她在京都並無什麼知己好友。
平日裡大多都是在家中。
偶爾會跟著母親去寺廟上香。
這便是她自幼以來的生活。
一時被問起,她反倒有些答不上來,支支吾吾,說道,“我素日不大出門,平日裡出門,也多是跟著母親去上香。”
“不如等開春後,咱們一道兒去城外的杏山去賞花如何?”薛妙月忽然出聲提議道。
幾個姑娘齊齊朝著她看來,眼底藏著驚訝。
她們或是不大出府,或是如葉景昭這般,才回京都沒有多少日子。
唯有薛妙月,雖是商賈出身,也跟著母親在京都及城外逛了許多地方。
商賈人家,不似高門大戶,對於閨閣小姐,有這般多的限製要求。
想起那杏山,薛妙月至今都難以忘卻。
“京都城外六十裡地,有一座叫關月山的地方,因著重山疊巒,人煙稀少,當地人為了生活,特意在一座山上種滿了杏樹。”
“等那杏子成熟了,就拿出來販賣,亦或做成杏乾來販賣。”
“每年三月,杏花滿山,遠遠瞧去,翠色的山林間開滿了白裡透粉的杏花,瞧著極為壯觀,故而改名喚作杏山。”
眾人聽著,見她形容惟妙惟肖。
也仿佛置身於那一片杏花海浪之中一般。
滿是期許與向往。
當下就約定好了,等開花時節,幾人一同前去賞花。
“這地方,薛姐姐是因何尋到的?”
葉景昭忽然好奇起來,這杏山她還是頭一次聽說。
“我家中行商,母親無意嘗到了那杏花村販賣的杏乾,極為喜歡,便親自去探尋。”
她這才了然,“那你家中現下可還售賣這杏乾?”
一時起了饞意來。
薛妙月無奈搖了搖頭。
“並不曾售賣,因數量極少,我母親又喜歡,便都留下來,或自己吃或送人,等明日我叫人送信回去,給大家都送一份來嘗嘗。”
眾人自是感謝一番。
這杏花山的杏子一年產量尚且還可以。
隻是地勢的緣故,晾曬的杏乾,需要合宜的天氣。
可杏花村一年這樣合宜的天氣卻極為少。
若是在屋內烘乾,這杏乾就失了天然的味道。
故而人們都喜歡將新鮮的杏子販賣掉,也不必這般費周折。
“昭昭。”
正說話之際,大伯母梁氏忽然出聲喚道。
葉景昭同眾人致歉,走到大伯母跟前見了禮。
“四妹妹,我有些東西要給你,你隨我來一趟。”葉景蓁笑著起身,牽著她就走到了姑娘們所在的位置。
眾人起身見了禮,葉景蓁又同錢家小姐,道,“錢小姐,我給你也備了一些禮物來,你也隨我來一趟吧。”
“是。”
今日來太子府的目的,母親同她提過一句。
說是看上了承恩伯府大房的嫡長子。
叫她不必拘謹,若是瞧著尚可,那就應下這門親事來。
又說葉府大夫人是個和善的,又是梁王府郡主。
有婆母喜歡,外頭也沒人敢為難於她。
這門親事自是極好的,可到底也希望女兒能心中喜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