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我以一個連正麵位佯攻,兩個連左右包夾,再以剩下兵力在外線展開形成第二梯次,徹底堵住土八路突圍的機會。”
“看來,你還是有些本事,那你還在等什麼?”少佐點頭對偽軍團長的包圍布置挺滿意。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決定將皇軍展開,在皇協軍二道包圍圈外,再布置一道防線。
按中囯人的說法,叫啥插上翅膀也難飛出去!
包圍戰術看似簡單,實則並不簡單。
包圍圈如果隻有一個圈層,就算以對手五倍兵力,也很容易為被突圍者集中兵力的突破。
但是,如果兵力充足,就可以考慮布置內外兩個相距一二百米左右的雙層包圍圈,能讓突圍者局部兵力優勢迅速喪失。
原因很簡單,突圍一方集中兵力火力突破第一道包圍圈後,將不得再次麵臨敵人第二道防線,而此時位於身後剛突破的一道包圍圈,未受到攻擊的敵人會迅速變陣,成為追擊部隊或側擊部隊。
突圍者此時將陷入腹背受敵狀態。
人的體力有限,連續發起衝鋒式攻擊突圍,難度很大。
就算突圍者體力好氣勢足火力猛,有能力再次突破第二道包圍圈,但此時各個包圍圈上的敵人都已明確知道獵物突圍方向。
自然會變陣,向突圍者追擊或對側翼發動攻擊。
突圍者攻擊前進速度,遠遠低於戰場上兵員運動的速度。
被追上是遲早的事。
一二道包圍圈未受突圍攻擊的兵力,甚至可以迅速對外圍三道突圍者方向的防線進行加強。
人的體力有限。
此時連破兩道隊線,全力攻擊奔跑一兩裡,體力下降是必然。
基本已成強弩之末的困獸。
殺回馬槍相當於再次往包圍圈裡鑽。
繼續突圍,力所不逮。
即使突出二道包圍圈,仍然處於敵人三道包圍圈中。
哪怕是再次突破三道包圍圈,敵人也早已變陣,始終將突圍者包得死死的
此時,突圍都除了被殲滅或者投降,已經沒有第三條路。
當然,如果包圍圈上的各部配合不是很熟練,或者指揮員對敵情判斷失誤,或者因為猶豫反應滯後,突出一道包圍圈的對手,有可能發現缺口而在兩道包圍之間的空檔中改變突圍方向。
突圍者再次被包圍的可能性迅速降低。
兵者詭道。
在大多數時候,突圍的指揮員會先派一支部隊向即將真正突圍的左右九十度方向進行佯攻,以讓包圍自己的敵人誤判己方突圍方向而匆匆調動部隊。
在真正突圍時,敵人因為佯攻調動兵力,原本側翼變麵正麵直接出現缺口,大大增加突出包圍的機會。
突圍戰術千變萬化,有一點很重要,向西佯攻,不能向東突圍。
因為向佯攻反方向突圍,佯攻時沒有達調動敵人包圍圈反方向兵力的作用。
當然,如果被包圍者兵力不足,或者火力戰鬥力差,另當彆論。
包圍戰術幾乎都是強圍弱。
以多圍少。
甚至於以弱圍強.
扯淡的事也有。
比如,九營剛剛完成的這個壯舉。
戰術運用已經超出包圍殲滅的範疇。
應稱之為伏擊、運動、穿插。
戰場千變萬化,以弱勝強,離不優秀作戰計劃,優秀的指揮能力。
達到全殲敵人的戰果,離不開兄弟部隊及時雨。
“一個班,換一門迫擊炮!”李營長咬牙開出條件。
“一手交人,一手交貨!”小紅纓當即拍板成交。
“現在把人給了你,我不成了光標營長了?”李營長搖頭:“交人的事得緩緩。”
“行,貨可以先給,你啥時候交人?”
“等敵人秋季掃蕩完全結束”
“那行,打個欠條吧.”
李營長愣了一下:“同誌間難道就沒有信任了嗎?”
“有啊,所以才讓你打欠條啊”
“啥意思?”
“主要是,大家都是同誌了,以後再次見麵我哪裡還好意思開口找你還帳.”小紅纓語氣誠懇:“說好啊,彆拿願意留下的偽軍俘虜糊弄我.”
“我總覺得虧得慌”
“得了吧,兩條步槍換你一個老兵,我們才虧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