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孟昭布置在茅草屋門外的機關被人觸動,滄啷一聲響後,沉睡的孟昭被驚醒,右手倒握奪命刺,藏在手臂內側,目光深沉,在黑漆漆的屋子裡等待來人現身。
“阿政,阿政,你在嗎?”
一道熟悉又陌生的聲音響起,孟昭立刻想到了說話這人是誰。
“三狗子,你怎麼來了?”
李政是個吃百家飯的孤兒出身,對整個小寒村的人那是如數家珍,每家每戶,人數多少,性格如何,都有一個精確的認知和了解。
三狗子,原名張康,倒是比李政強,不過也好不到哪裡去,九歲喪父,十二歲喪母,如今就和一個老邁的爺爺相依為命,靠著村裡人的幫扶,勉強度日。
因為彼此處境都不太好,屬於小寒村的弱者,因此報團取暖,兩人之間的關係,還算親近,親密。
相比起略顯懦弱的李政,三狗子就野了不少,是個喜歡偷雞摸狗,同時不乏膽氣的小人精。
就比如說劫道這種事,李政這個大體格子,隻敢搖旗呐喊,每次分潤薄弱的利益,而三狗子則是敢拿著刀槍上前,靠著血勇拚出一份利益的。
因此,彆看三狗子體格不如李政,但的確對李政是照顧不少的,平日裡偷了雞蛋,瓜果之類的,也會拿過來和李政分享。
吱呀一聲,借著屋門被推開,一股冷空氣也竄了進來,叫衣衫襤褸的孟昭都不禁打了個哆唆。
一道黑影鬼鬼祟祟的貓到近前,淅淅索索一陣聲音後,打開火折子,點燃了半根蠟燭,照亮房間。
“嘿嘿,我來找你當然是有事了,你知不知道李瘸子家裡多了三隻老母雞?
今晚咱們趁著天黑,去乾他一票,完了,把吃剩下的雞骨頭都丟到聞三這個畜生的家門口。
栽贓家夥給他,你說怎麼樣?”
果然是路子野的很,偷人家的雞也就罷了,還栽贓嫁禍給聞三,這種做法,可謂是下三濫,卑鄙無恥的很。
不過孟昭倒是沒什麼道德潔癖。
那李瘸子是小寒村的一個奇葩,為人小器巴拉,喜歡占便宜,碎嘴,得罪了不知多少人,人緣極差,而且喜歡欺軟怕硬,過去就不止一次欺負過李政。
這幾年李政歲數漸長,體格健碩,倒還罷了,以前年紀小的時候,李瘸子還曾想把李政討到的吃食搶到自己手裡,堪稱是人渣。
因此,對於偷竊李瘸子家裡的母雞,彆說孟昭,就算李政自己也不會有任何的意見,反而會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我記得李瘸子不喜歡養雞,嫌麻煩,怎麼忽然起了這樣的心思?
還有,他一個老光棍,上哪弄三隻老母雞?”
“還不是上次劫道,聞三殺了人,奪了貨,這才分到一份厚實的戰利品,李瘸子這人喜歡捧高踩低,給聞三舔舒服了,分到一些東西,彆說老母雞,估計白銀都有三五兩!”
果然,辛辛苦苦種地,不如攔道搶劫。
鄰居囤糧我囤槍的這一說法,卻有幾分東西,當然,要是大家都不是生產,餓都餓死,槍再多也是無用。
孟昭正巧也是睡飽了,肚子嘰裡咕嚕叫的辛苦,點點頭,應了下來。
兩人先是走出屋子,孟昭走到屋外一個水缸前,撥開蓋子,隨手舀水洗了把臉,這才清醒過來,和三狗子借夜色出門,往李瘸子家裡趕去。
這一路上,孟昭也循著李政的記憶,不斷的熟悉這小寒村的布局。
小寒村,位於小寒山之下,小寒山綿延三百裡,山中多猛獸,藥材,算是一個寶庫,隻可惜,內中危險重重。
再厲害的獵人,也很難在小寒山中活下來,因此這些年,時不時的都會出現山中野獸衝下來,傷及村民的事情發生。
好在,村子裡的人不算太死板,知道組織青壯,在下山的必經要道,設置護點,三五人守著,靠著人類的建築,足以起到緩衝驚醒作用。
甚至,還每過一段時間,就請經驗豐富的獵人,帶領村中之人,上山圍獵,減損猛獸,除了能未雨綢繆,還能給村裡增添一筆收入。
而小寒村另外一麵,則是大片的農田,以及兩條不算狹窄的河流,堪稱是有山有水有農田,算是資源極為豐富的一個村子。
隻不過,資源還是分配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仍隻是維持溫飽罷了。
像是李政目前住的茅草屋,過往就是一個孤寡老人的家,隻是老人死後,沒人居住,被李政撿了便宜,但也破爛不堪,隻是個容身之處。
按照方位來算,李政處在村子的最內圍,屬於是僅靠小寒山,萬一真有什麼猛獸下山,他也是第一個受害人。
這也沒辦法,人微言輕,他要是連這點作用都沒有,小寒村的人,早就把他趕出去了。
至於李瘸子,則是住在村裡靠西,一片水渠邊上,周圍三兩戶人家,對李瘸子向來沒什麼好感。
曾經還鬨出一個笑話,老光棍李瘸子偷看鄰居家人妻洗澡,結果被人家老公抓個正著,差點把他另外一條腿也給打瘸,因此,縱然周圍聽到什麼動靜,鄰居們也未必會管。
也是如此,三狗子才信誓旦旦,覺得自己絕對可以做成這件事。
偷雞摸狗,三狗子是專業的,李政的能力當然也不差,都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
孟昭倒是不需要這些經驗,以他的手段,也不單純隻想偷幾隻老母雞。
一邊走著,他一邊盤算,並向三狗子詢問關於上次劫道以及分配的事情。
以孟昭記憶中,那李瘸子的風範,絕對是少出力,多占多拿,引人不滿。
果然,三狗子也證實了這一點。
聞三殺人的那次劫道,是村裡一共二十個青壯組織起來,一同行動的,去了就有的拿,不去,哪怕是村長家,也沒份。
劫掠的是一家車隊,現銀不多,但物料不少,都被分的七七八八。
其中,聞三因為出力最多,連殺兩人,震懾對方,分到的自然也最多,隻不過,和李瘸子,起了些齷齪。
李瘸子雖然害怕聞三,但因為這次消息是他打探出來的,要求多分一份,這一份,就出在聞三身上。
規矩就是規矩,若是隨隨便便就被打破,未來豈不是人人都能貪墨為己有?
因此,聞三在村中青壯的注視下,隻得自認倒黴,從自己的那份裡,挑出一些來,給李瘸子。
李瘸子雖然欺軟怕硬,但也是個貪婪至極的人物,隻要有銀子,六親不認都不難做到,當然也不會在意得罪聞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