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也記不得這田虎造反的時間,聽四處買馬的皇甫端言,金國已經和遼國在北邊交手,打了幾場勝仗。可大宋朝廷還不知滅頂之災已近在眼前。
李助見一車車銀錢從眼中過,忙笑著問柴進道:“從董平兄弟的未來老丈人那搜出來了許多金銀珠寶,哥哥打算如何安排?”
柴進邊領著眾人往前走,邊笑道:“那都是些民脂民膏,我可不會還給他,這人心思不正,得讓他肉痛個幾回,看能不能轉轉性子。”
大家正說著話,卻見前麵一個道士騎著駿馬飛馳而來。
在老遠便看見了柴進,大笑著跳下馬,直喊道:“大官人,我馬靈回來了。”
唐斌直笑他道:“你回來就回來,說的好像咱們很想你似的。”
大家笑鬨一陣,又給董平介紹了一翻,聽是山寨哨探營頭領,董平忙拱手問好。馬靈卻道:“這位將軍倒是生得好模樣。”
柴進問他道:“登州那邊情況如何?”
見問正事,馬靈收起神情,連忙道:“那登州水師不愧有平海軍之稱,大大小小戰船可比荊州水師強上太多,咱們若要下手,大官人還得好好謀劃謀劃才好。”
柴進笑道:“既然你能回來,肯定是有些和時遷已經打探到些好消息了。”
馬靈一摸腦袋,“還是大官人了解小弟,卻是偷兒潛入那水師軍中,得來的消息。”
然後小聲的道:“大宋欲和那金國聯手,合力攻打遼國……”
這麼快!柴進聞言,心中已然大驚。
雖然他不熟知曆史,可這海上之盟大事件還是知道的。原本該是在徽宗重和元年,宋庭與金國接觸,宣和二年才談妥。可現在還是正和七年,應該還要明年才會發生啊。
是自己記錯了。還是因為自己的出現,讓時間提前了?
柴進心中已經翻江倒海,忙領著馬靈回衙門細問。
可再怎麼問,結果和柴進所知的還是一模一樣:
宋廷且使,由平海軍指揮使呼延慶護送,從登州乘船,以買馬為幌子避開遼國土地,去往金國商議滅遼之事。
原本軌跡宋金兩國是談了差不多兩年才結盟,可現在既然時間提前了,誰知道會不會進度加快?
在柴進的謀劃中,登州水師必須抓在自己手裡,哪怕有的大船吃水太深,無法進入內河,至少能在將來事不可為之時,能帶著眾人逃出大宋,另尋海外諸島容身。
可當他看著堂上兄弟一個個擊掌相慶,歡呼雀躍時,柴進真不知如何開口。畢竟契丹人壓在中原頭上兩百年,飽受其欺壓之苦,特彆是馬靈等出生幽雲十六州的百姓,更有切齒之痛。
不忍心讓他們覺得因為自己的決定而阻止了結盟,更不知道該如何向他們解釋。難道和他們說金國人比遼人更狠,幾年之後大宋更會受那建國以來最大之恥麼?
罷了,談吧。總會有辦法的。
一群頭領熱議半天,才發現主位上的柴進一直未發一言,李助不禁問道:“大官人可有疑問?”
柴進緩過神,微微笑笑,道:“沒有,既然有機會能除了契丹這心頭之患,咱們就暫且不去登州了。”對馬靈道:“派人讓時遷回來吧,留下些可靠兄弟在那繼續打探消息便好。”
眾人皆擔心柴進仍有攻打平海軍之意,聞言皆是一喜,放下心來。
見天色將晚,可糧草還在搬運,忙讓馬靈再派些人手外出打探四處軍情。
可擔憂一夜也未見援兵,反而馬勥提議,乾脆把鄆州轄內幾個小縣皆端了。
可此時人困馬乏,再要分兵怕是有些冒險,便拒了。
水泊梁山的人馬正在忙著搬運繳獲物資,而遠在東京汴梁城的太尉府裡,高俅閉著雙眼靠在椅子上,左手邊放著一個精致的木盒,右手狠狠的抓著一封信。身旁站著的幾個下人知道這是太尉要發火的前奏,皆戰戰兢兢的立在旁邊,不敢出聲。
過了許久,高俅睜開眼,一雙深邃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跪在地上的宋清。沒有一絲情感,緩緩的道:“回去替我謝謝你兄長宋公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