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東平知府陳文昭,和陽穀縣令史文魁在鄆城縣外拱手而彆。
二人在梁山後寨跟著紫髯伯皇甫端養了半年馬,一身文人氣質倒是沒減少幾分。隻是心中感觸良多。
當朝廷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進耳中,這兩個原本還抱著的那麼一點點僥幸,也蕩然無存。
後來聽說皇甫端給他們說了很多好話,柴進便親自見了二人。雖然當時並沒有問什麼事,可這位隨時可以決定自己生死的梁山寨主卻當場拍板,讓陳文昭去濟州做知府,史文魁赴鄆城當縣令。
二人當時如同重獲新生,對柴進再三叩拜。
因為他們現在已經不相信,自己從前的那個朝廷,還能把自己救回去了。還不如換個主子,早點重新來過。
鄆城縣就在水泊邊上,史文魁領著自己的小廝轉瞬即到。
“老爺,這鄆城縣可比以前陽穀縣要富裕許多啊。就是百姓皆逃往了兗州,顯得太冷清了些。”
史文魁點點頭,對他道:“現在戰事已結,百姓們就該歸家了。本縣往後可有得忙了。”
而陳文昭也是同他一般,領著自己的一個家仆隨從趕到了濟州城。
可還沒進城門,卻見正有一群熟悉的人影正在候著自己。
“老爺,是老太公和夫人他們……”隨從驚呼道。
陳文昭此時也認得清楚,兩行熱淚奪眶而出。跑步向前翻身跪下道:“兒子不孝,讓父親跟著擔驚受怕了。”
那老者也是老淚縱橫,拄著拐杖將他扶起。
“沒事就好。”
待和自己父親妻兒說了幾句體己話,並問明了緣由,才知道是錦豹子楊林得了柴進囑托,赴家鄉將家人取來。
畢竟朝廷對被抓的陳文昭,和投山的陳文昭待遇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眾人一道進了濟州城,陳文昭先去軍營麵見李助。
“陳相公倒是來得快。老道本還想在濟州城清閒兩天都不行了。”
陳文昭上山日久,也聽人說過這個梁山軍師最愛耍笑,忙客氣道:“小可得了寨主軍令,便一刻不敢耽擱。”
李助指著旁邊的人道:“這位便是王通判和段都監,皆是濟州府的老人,你們大家多親近親近。”
旁邊的段鵬舉和通判王重忙上前行禮。
段鵬舉自然是聽過這二人的,見梁山放心將這濟州之地,儘皆交給幾個新投誠的人管理,心中也是感動。
李助等幾人客氣幾句,開口道:“這兩個月,官軍一直駐紮濟州,而此地百姓天地也荒廢了,諸位相公還需多想想辦法。”
王重最近一直在替官軍籌糧,濟州的情況再清楚不過,忙拱手道:“軍師容稟,這濟州百姓春耕怕是沒有收成,咱們可能還得請山寨多多相助才好。”
李助笑道:“大官人早有信傳來。官軍大營內還有從興仁府運送來的糧草,皆可留於你們。將來如果還有何事,自可回山相商。”
他手往東一指,接著道:“過些日子,孟康兄弟會在濟州岸邊新建一座水師營寨,往後大家進出也方便些。”
陳文昭等人忙道:“還是山寨想得周到。”
李助又和眾人閒聊一陣,便也不想再呆,反正這些都是能做事的人。
“那就辛苦諸位了,將來有空再來濟州討酒喝。”
說完對遠處的楊誌喊道:“命全軍啟程回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