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午,石墩被搬開了。而錦繡社區某某,也在微信群裡曬出了交涉照。
然而,兩天後。
微信群中。
住戶己:【圖片】內容為,石墩再次設立起來了。
住戶己:我懷疑這家店的老板有毛病,這幾天我可是專門請假在家盯梢。通道上根本沒有所謂的電瓶車和自行車。外賣小哥可是直接開到樓下的,不知道他們還有什麼話要說發怒)
要不要我發證據圖片出來?
住戶甲:“海鷗”,你家什麼意思?
隨著住戶己和住戶甲的發話,微信群裡,又開始群情激憤起來。
而這次,店長“海鷗”直接裝死人了。
總之,又開始了群眾鬥群眾的戲碼,隻是被批鬥的群眾,選擇了“逃跑”。
我:錦繡社區某某,領導,要不,您再去交涉下?
錦繡社區某某:好的......
雖然社區工作人員做出了應承,但微信群裡的住戶們,還是情緒激動。
謾罵,解決不了問題。我搖了搖頭,關掉了微信。就像是號稱啥都敢拍的韓國一樣。拍出來讓大家罵,但金字塔上層們就是不改。
讓屁民們罵一罵的同時,嗨,還把屁民們的錢給賺了,就問你們氣不氣?!
次日,石墩又被撤走了。
但一直關注此事的我,覺得這事兒沒完。
果然,石墩被撤走後的第二天,又被擺上了。
自然而然的,微信群裡又鬨騰上了。
不過我沒發話,我想看看事情到底會如何進展。
之後,錦繡薈的老板,有點耍無賴的意思了。社區人員上門後,態度良好,並表示一定改正。
但頂多不超過兩天,石墩一定會再度擺上。
誒,就是玩。
這麼一來,搞得大家又鬱悶又無奈。畢竟,平民百姓,誰有那個精力與財力,真的與對方來一次法律上的對決不是?
眼見如此,我決定出手。無賴,就得用無賴的方式予以應對,ho怕ho啊!
於是,我在微信群裡發話。
我:“海鷗”,我知道你也很為難,做不了主。畢竟,你我皆是勞動者。所以,你幫我給你老板帶句話。它這麼搞的話,這飯莊開不下去的。
這句話,我說的!有沒有錯彆字,我不知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咯。
說完話後,我便把微信群設置成了消息免打擾,也懶得再看微信群一眼。
讓我沒想到的是,我收到了錦繡社區某某發的添加好友請求。
唔,仔細一想的話,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加上了對方。
錦繡社區某某:不要做衝動的事情啊。
我:放心吧,我隻是說句氣話而已。現在是法治社會,不是麼?
錦繡社區某某:哦.......
我:那麼我有事,先忙了,有事留言。
錦繡社區某某:好的,我就先不打攪您了,關於石墩的事兒,社區會繼續努力交涉的,請相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