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開始詢問對方的個人成長經曆,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相關信息。
陳小姐,非獨生子女。她有個姐姐和弟弟。
其父母為了生個男丁,導致陳小姐在剛剛記事的時候,就被送到了外婆家,由外婆代為照顧。
當陳小姐慢慢習慣在外婆家生活的時候,又因為父母逃避計生的原因,被送去了某個親戚家生活。
然而,當陳小姐開始安定下來的時候。由於風聲過去,陳小姐又被其父母接了回去。
【聽到此處的時候,我已經大致明白症結出在哪裡了。反複的個體分離焦慮,造成了當事人的人生被剝奪感。即,自己無法把控自己的人生,反複的失去屬於自己的“生活”】。
由於與父母之間相處的時間非常少。所以,陳小姐與其父母之間的關係,便顯得非常生疏。再加上重男輕女思想使然,陳小姐父母對其的關愛,便非常有限了。
通俗的講,就是弟弟有的,弟弟可以輕鬆得到的,對陳小姐來說,近乎於遙不可及。
於個人情感史方麵,陳小姐有過三段戀情。從其描述中可以得知,她其實並不喜歡他們。
隻是因為他們表現出對陳小姐的些許關心。陳小姐便輕易的答應了對方提出的,讓她成為其女朋友的要求。
然後,相處一段時間後,陳小姐慘遭拋棄。
原因嘛,就像之前提到的,陳小姐說不出個所以然。
明麵上的阻抗是沒有的。
因為,陳小姐還是能夠儘可能的,提供有關於她的大部分信息。
有輕微社恐,人際交往方麵一言難儘。但好加在,社會功能沒有明顯受損。
喜歡看小說,喜歡追老劇,心情不好的時候,會發呆。
也即是說,陳小姐缺乏有效的,適合自己的泄壓方式。
其相對較為缺乏獨自獲得快樂的能力,通常情況下,會將獲得快樂的途徑,寄托於他人身上。
陳小姐存在自卑心態,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
sc90症狀自評量表顯示:
1、其未存在較為明顯的軀體化症狀。
2、其未存在較為明顯的強迫症狀。
3、其人際敏感度較高。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來看,其不能被初步評估診斷為抑鬱症。
5、其焦慮分值選項呈陽性,但經過澄清鑒彆,可以排除焦慮症。
6、其未存在較為明顯的敵對行為症狀。
7、其恐怖分值選項呈陽性,但經過澄清鑒彆,可以排除恐怖症。
8、其未存在較為明顯的偏執症狀。
9、未發現其有存在幻聽、幻視、譫妄等精神分裂類症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