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高緯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莫要多想,一切見機行事。”
“無論如何,為夫都會護家人周全。”
楊堅心有所感,回握住獨孤伽羅的手,出聲安慰道。
楊堅深知,陛下對他們夫婦甚是倚重,視為左膀右臂,但同時又心有猜忌,生怕如當年宇文護般的權臣禍國之事重現。
這也意味著,楊家在北周已是龐然大物。
獨孤伽羅勾勾嘴角,笑容勉強。
強壓下心中的不安,楊堅和獨孤伽羅相攜來到宮中,燙金的國書映入眼簾。
納娶麗華為後?
預感成真,獨孤伽羅心中那塊高高懸起的巨石反而落地了。
北周不同於突厥,麗華也不同於阿史那氏,北周與北齊終有一戰,曆來和親的女子能得善終的屈指可數。
楊堅看向獨孤伽羅,微微搖頭,示意稍安勿躁。
“不知陛下作何決斷?”
楊堅垂首,規規矩矩問道,不見絲毫梟雄氣概,就好似是宇文邕最忠誠的臣子。
麵對大權在握的宇文邕,不宜與其撕破臉。
既然召見了他們夫婦,必然是心中有了決斷。
宇文邕微怔,眼中悄然浮現出些許玩味之色。
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言於表,這樣的楊堅才當得起他的肱骨之臣。
隻是,楊堅是不是忘記了,那句話後緊接的是“生死不從於天”?
他便是這北周的天,生殺予奪。
難不成,楊堅還想翻了他這片天嗎?
“隨國公言重了,決斷言之尚早,寡人照賢伉儷前來,隻為商量。”
“獨孤老柱國在世時對我宇文氏有既有從龍之功,亦有匡扶之恩。”
“隨國公又伴寡人左右,蟄伏數年,助寡人鏟除宇文護。”
“樁樁件件,寡人銘記在心,不敢忘卻。”
宇文邕托起楊堅的手,隨即賜座,一派禮賢下士知恩不忘報的明君模樣。
楊堅推卻不得,小心翼翼的坐下,臉上滿是恭敬謹慎。
宇文邕接著道“不知隨國公如何看待北齊所請?”
燙手的山芋再一次拋給了楊堅夫婦。
楊堅心中為難,說實話,古往今來,靠著女子犧牲和親謀求發展的事情並不罕見。
群雄逐鹿的春秋戰國,各國聯姻層出不窮,姻親裙帶關係,盤根錯節。
哪怕後來天下一統,以雄才偉略著稱的漢武帝都曾遣公主前往烏孫國和親,緩和軍事矛盾,換取休養生息之機。
隻是,若和親之事落在自己子女頭上,他實在說不出什麼大公無私的話。
他與伽羅夫妻情深,無通房小妾,自然子嗣血脈單薄,更不要說麗華還是長女,受萬千寵愛。
在楊堅猶豫之際,獨孤伽羅適時開口“能為陛下為北周分憂,本是身為臣子的榮幸和責任。”
“若真能以一女子換天下安,伽羅絕不推辭。”
“但,這些年來,北齊勵精圖治,野心勃勃,與突厥聯盟,此心,人儘皆知。”
“陛下英明神武,想來不會做賠了夫人又折兵之事。”
說到此處,獨孤伽羅頓了頓,聲音中帶了幾分悲戚與哀傷,不再是剛才巾幗不讓須眉的模樣,取而代之的是拳拳慈母心“陛下,麗華自出生,便隨我們夫婦奔波勞碌,不如勇兒和廣兒有福氣。”
“出於私心,臣婦不忍心看著她遠赴他國,從此山水迢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