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寫下“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鹹陽草。”
“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
“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醜深如崖。”
這是李清照第一次直麵盛世北宋下的滾滾暗流。
想當年,唐明皇也曾一手打造開元盛世,可最後諸般功業一掃而空。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且唐王朝軍隊一敗塗地。
亂世的到來,當真毫無預兆嗎?
不,有的。
從上位者耽於淫逸,親奸佞遠賢臣,竭民力以快己欲時,敗亡的結局便已提前預定。
以古鑒今,可以知興替。
如今的北宋何嘗不是如此呢?
君王庸庸碌碌無作為,群臣黨派勾結相互傾軋,又有外敵虎視眈眈,可偏偏麵上又是一片花團錦簇。
這一幕,豈不是像極了安史之亂前,大唐的繁榮景象。
怪不得,阿娘會如此憂心天下大勢。
李清照一氣嗬成,胸中澎湃的熱血似是要抑製不住。
筆落,詩成。
在此之前,她從未寫過這般詩詞。
原來,她的詩詞不僅僅可以記錄少時風光,山川美景,亦可提醒世人。
如阿娘所言,文能在盛世教化萬民傳承經典,亦能在亂世以筆為兵戈喚醒世人。
這才是意義。
正在紮馬步的李迒,悄咪咪移過來,看到了寫於紙上的長詩。
一字一句,李迒心中震撼。
他的神色,漸漸變得嚴肅認真。
長姐這是在借古諷今嗎?
他一直知曉長姐的才能,亦有來自於阿娘的胸襟眼界。
可以說,長姐是這個世界上最像阿娘,也最崇拜阿娘的人。
沒錯,就是崇拜。
在長姐心中,阿娘高山仰止,無人能與阿娘相比擬。
李迒回味著長詩,心中的不服氣一點點消散。
練武,他也可以。
哪怕他的文字不能如刀兵喚醒世人,那如有亂世,他也可以救助弱小。
有阿娘和長姐的榜樣在先,他知曉他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長姐,我知錯了。”
李迒擦去額頭上的汗珠,眼神堅毅。
就在此時,被官家派了公差的李格非終於返家。
來不及敘舊,便看到了李清照那首尚未收起來的長詩,心中震撼並不弱於李迒。
雖說他早有心理準備,她的繼妻出身於書香門第,且腹有詩書氣自華,由她教養的兒女定不會差,卻沒想到竟如此驚人。
小小年紀,便有這般深沉的憂國之思,是乃大才。
“甚好!”
“甚好!”
風塵仆仆的李格非,摸著下巴上的胡須,不住的讚賞道。
“若照姐兒為男子,此生必定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