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州鎮武司的八千士卒經過一個月的整訓後,分為八個千戶司,數十隻隊伍奔赴天州各府各縣。
這意味著鎮武司的權勢將下沉到府縣。
與此同時,鎮武司衙門的一眾官員也開始行動起來。
鐵手、宣煌、文素、程莫深等人分彆帶著數百士卒紛紛離開天州城。
打擊武者犯罪勢在必行。
天州江湖中有著不少大奸大惡之輩,甚至有人比血衣樓還要邪惡。
而像萬佛寺這種隻是侵占良田的宗門勢力,反而不是那麼邪惡的,真正的邪惡的人是那些視人命如草芥,荒淫無恥之輩。
鎮武司既然已經建立,自然不能對此坐視不理。
善惡有報,現在就是報惡的時候。
隨著鎮武司四處出擊,整個天州江湖中再次掀起了一番風雨。
隻不過相比於之前的風雲激蕩,這一次震蕩要小很多。
畢竟如今鎮武司已經收複了天州大部分宗門。
不過這一次鎮武司出擊,震懾的不隻是天州的宗門勢力,還包括整個大璃的宗門勢力。
臘月初五,鐵手率領三百士卒抵達千淩山脈。
僅僅一日,鐵手橫掃三個宗門,擊殺武者上千,緝拿七品以上的武者八位。
初六,宣煌同樣率領三百士卒抵達天州最南端的南湘府,覆滅盤踞在天州和越州交界處的青羽宗,擊殺在越州凶名赫赫的青羽道人。
同日。
文素同程莫深抵達天州西北部的寧陽府。
四處追捕,接連出擊,一舉掃平寧陽府內十餘個上不了台麵的幫派勢力。
這些幫派勢力雖然實力遠不如各大宗門,但是他們在民間的危害卻遠超於大部分宗門勢力。
幾十人上百人的幫派勢力就能禍害一縣的百姓。
而寧陽府的幫派勢力極其混亂,凡是武者都要加入幫派,而一旦加入幫派,就會成為爭鬥作惡的工具。
彆看他們之中修為最高的也不過是七品,但就這幾個七品武者卻搞得整個寧陽府不得安寧。
當然,這裡麵也有朝廷官員不作為或者與幫派勢力勾結的原因。
隨著鎮武司的四處出擊,鎮武司的凶名也以天州為中心向著整個大璃擴散開來。
……
天州城,鎮武司衙門內。
秦威帶著石鸞和狄仁傑從鎮武司臨時牢房中走出來。
這幾天,鐵手等抓捕了不少武者送回了鎮武司衙門,為了關押這些武者,鎮武司隻能在衙門內騰出幾間廂房作為臨時牢房。
凡是被抓回來的武者都是修為不低的大奸大惡之輩,那些修為比較低,罪惡比較輕的人則都被送去了按察司和各地府衙縣衙。
三位九品武者,二十幾位七品和八品的武者,全部被秦威煉化了真氣。他先將石鸞的修為提升至九品,然後又將石鸞挑選的十幾位死士的修為提升至七品。
“這段時間你先熟悉一下蜀州和雲州的情況,那邊的情況比較複雜,提前了解提前準備。”
連廊內,秦威一邊走著,一邊對狄仁傑說道。
“喏!”狄仁傑應道。
這段時間王安又收集了不少關於西南三州的情報,情況遠比秦威想想的還要嚴重。
常平侯以雲州邊軍作為基礎,在西南三州大肆招募武者,同時還在官場上打擊異己,結黨營私。
如今西南三州中的官員有不少都成了常平侯的走狗,特彆是雲州,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的官員幾乎全部被常平侯給收服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這些消息來自王安,秦威都有些不敢相信。
三州之地啊!
常平侯居然能做到如此地步。
而且朝堂之前居然一點也不知道。
這多少有些搞笑。
其實朝堂真的一點也不知道嗎?
肯定不會。
朝堂上的那些大人們肯定知道一些,不過估計他們並沒有將此事當回事。
就在秦威和狄仁傑來到正堂時,李儒已經在堂中等待多時了。
“殿下,京都傳來聖諭。”
秦威坐在椅子上,麵色平淡的說道:“終於來了。”
不用想他也能猜到著聖旨肯定跟西南三州有關,他這些日子一直都在等著皇城內的反饋。
李儒將一份未開封的信件遞給秦威,秦威打開看起來。
可是隨後秦威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皇爺爺居然讓本王去蜀州,而且兩年內不得返回京都!”
秦威將信件又遞給李儒。
李儒看了一遍,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殿下,陛下無意傳位給殿下!”李儒沉聲說道。
旁邊的狄仁傑聞言,低頭陷入了沉思。
這些事情,他還是第一次了解,而秦威和李儒的心思,他大概能猜出幾分。
秦威輕敲著桌麵。
雖然他現在不想回京都,但是這不意味著他一直不想回京都。
他的想法是在天州待上一年,待他羽翼豐滿,再回京都。
可現在璃皇居然讓他兩年內不得回京。
兩年之後,儲君之爭怕是都已塵埃落定了,他回去還有什麼意義?
難道回去造反?
就算是他真的想起兵造反,也不可能在京都。
京都可是皇權的集中之地,有百萬大軍,還有十多位先天武者。
哪怕是龍椅的主人換了人,在京都造反也無異於找死,還不如在天州。
造反不是說殺了皇帝就行了,還要震懾住群臣,勳貴,皇族。否則隻會給他人做嫁衣。
璃皇不看好自己,秦威心裡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畢竟他隻有十六歲,與東宮和兩大王府相比,他無論是底蘊還是在朝堂上的力量都遠遠不如。
璃皇選擇儲君,不但要看能力,還要看儲君所擁有的力量。
他必須要保證新皇登基後,能平穩的掌控朝堂和皇權。
以目前秦威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和勢力自然入不了璃皇的法眼。
“哎,皇爺爺太看輕本王了!”
秦威有些鬱悶的說道。
有時候隱藏的太深也不是一件好事。
隱藏的太深容易被人看輕。
“你覺得我們該如何?”秦威看向李儒。
李儒沉思了稍許,說道:“去蜀州。”
“還去?”
“嗯,去蜀州和在天州其實並無差彆。”
“可是皇爺爺不讓本王回京。”秦威道。
之前他怕璃皇招他回京,現在璃皇不讓他回京,他也感到不滿。
“世事無常,陛下的心思也不是不能改變,現在不讓,不代表以後不讓。”李儒道。
秦威若有所思,“看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儒說的沒錯,去蜀州和留在天州並無差彆。
至於其他的,先看看情況再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