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你兌嗎?”老沈看了一眼老羅。
“不兌,我就用這個,你去吧…”老羅先是氣憤,
然後發現氣錯了人,尷尬的說道“你要往家裡寄錢,你去兌吧。”
“請問?是要兌錢嗎?”這是,一個帶著草帽的人靠近二人問道。
“你什麼人?遮遮掩掩的!”老羅眼睛一瞪,工廠民兵隊長的氣勢一拿出來。
“彆誤會彆誤會,我就是個兌錢的,賺點貼水。沒其他意思!”男子緊張道。
“兌錢?”老沈聽了呢喃道。
“對!您是想兌錢嗎?兌多少?”男子看出主角兒是這個,對老沈問道。
“一百二十,全兌。”老沈拿出錢來。老沈是外聘die清技術員,也是林平之的表哥。額,他老婆的表哥。
“你是要寄錢?是嗎?”男子想接過錢,老沈一縮手,弱弱的表示自己沒惡意說道。
“對!能兌多少?”老沈問道。
“行價,五塊錢兌白銀四兩,您這是九十六兩,我也不收您的貼水,您全兌?”男子問道。
“對對對,全兌,謝謝,謝謝!”這是老沈來這兒拿到的第一個月工資,九十六兩,幾乎是他以前半年的工資了。
“彆謝,看您這工資水平,起碼是個技術員。呐,銀子,九十六兩,我就在這兒,那是我家,您現在,立馬去稱,少了重量我馬上找補。”男子拿出一個稱,稱了和九十六兩多一點給老沈。
“您貴姓?下次還找您!”老沈抱著銀子激動的說。
“我懂,這是我的戶口信息,那家飯店,是我家的,這是營業執照。這下不怕我跑了吧!”男子拿出兩個本本,車輕路熟。
“嗨,瞧您說的,不是等下次合作嘛。”老沈麵色尷尬的說道。
“生意就是生意,那,錢貨兩清,您可彆後悔!”男子拿出合同,三兩下寫出,xxx購買xxx九十六兩白銀,付款120元……
“行!”老沈抱著三公斤多銀子,豪橫的回答道。
“老羅,走吧!”老沈把銀子藏在包裡,對朋友老羅說道。
“彆慌,發了工資吃飯去,就去他家,我請!”老羅感覺不對勁,帶著老沈往前走。
“兄弟,紙幣要嗎?”
剛走兩步,兩人又聽到完全相反的話,一時之間麵麵相覷。
“你這紙幣怎麼換?”老羅斟酌了一下問道。
“現在外彙換紙幣得貼水,不貴,五厘,量大還能談。”男子心不在焉的說道。
“那紙幣換金銀呢?”老羅又問道。
“哦?你要換?金貼二厘,銀我能貼五厘,你有多少?有多少我要多少!”男子眼睛刷一下亮了。
“算了,我們不換了,先看看。”老羅捂住老沈的嘴,把老沈拉走了。
“呼~他坑我,坑了我五兩銀子!”直到遠了,老羅才把老沈放開。老沈一說話,就是這句。
“算了,合同都簽了,你還能乾嘛?”老羅拉著老沈,合同都簽了,如果不合理還好,人家按照官價買的,那兒都說不上理。
“唉!”老沈一想也是。
“沒事,下次就行,對了,你趕緊把銀子寄走,die清的地界兒應該沒跌,但是咱們這兒,銀子在跌,越來越不值錢了。”
老羅想到金二厘,銀五厘的比價,說道。
“好好好!我這就去郵局。”老沈連忙點頭道。
這種情況在各地皆有發生,不是因為彆的,就劉一鳴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將工人,軍人,政府人員,以及政府支付方式,更改為了發放紙幣。
同時停止使用外彙,可以繼續使用金屬貨幣,但是不允許使用任何形式的金屬貨幣憑證,也就是票據。
最重要的是,南華那一批商人家族,或多或少都參與過南華的建立和建設,甚至直接有人當官而將產業漸漸改變性質。
這些人在不斷的存錢進銀行。
而劉一鳴第一批隻印了兩千萬東南亞幣,折合英鎊四百萬,還不夠泗水一地,造成短暫的市場缺錢,引發通縮。
不過這就是劉一鳴要的,要讓所有人都認為,這個錢他值錢,那麼他的地位就穩了。
大宗交易不會被影響,可以直接存錢,然後給銀行劃賬,所以通縮並不嚴重。
截止1891年12月31號,已經發行了九千萬東南亞幣。
約合黃金1318噸,南華當然沒有這麼多黃金,但是銀行裡已經堆了四千萬英鎊或者黃金白銀,其中兩千五百萬是政府存進去的,一千五百萬是在南華收集起來的。
也就是說,銀行裡還有2929噸的黃金,紙幣隻發行了1318噸黃金的數額,特彆健康!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