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1個工作日,劉1鳴沒有回到長安主持政府會議,而是乘船來到了位於蘇祿海的1個無名小島。
1908年1月2日,早上6點整,天空已經變成了藍色,太陽眼看就要從海平麵探出頭。
剛剛投入使用的皇帝號豪華遊輪停靠在了這個無名小島的碼頭,楊濤陪同劉1鳴下了船。
劉1鳴扶著扶梯走下船,期間看了1眼東方,太陽剛好升起來,溫暖的陽光撒在劉1鳴臉上,看起來有些神聖的模樣。
就是有點刺眼,劉1鳴1個不注意差點兒踩空,還好手扶著扶梯。
“到了,您慢點兒。”楊濤看著踉蹌的劉1鳴緊張道。
“沒事,人有失足,走吧。”劉1鳴下了船,軍車早已經等在碼頭,劉1鳴直接鑽進1輛改裝型號的勇士指揮車。
這是1個隻有土著部落的無名小島,麵積40平方公裡,不過多為山林,遠離航道,價值不大。
1899年,南華將這兒納入版圖,1901年,第1批南華士兵上岸,執行清理任務,1902年,這裡開始建設補給和實驗基地。
“到了,火箭主體還在安裝中,還需要等1會兒。”楊濤帶著劉1鳴來到了1個“工地”。
這是南華的火箭實驗基地,為了保密,南華的火箭實驗都是在這種特定的地方完成的。
相較於身管火炮,火箭炮製造工藝要求更低,火力更猛,而且更符合南華6軍運動戰的戰術要求,所以南華很是青睞這款武器。
至於身管火炮?南華用了4年嘗試開發381毫米火炮,結果是沒有結果,火炮精度、壽命、重量均不達標。
“那是即將列裝的最新型師級輕型火箭炮,參謀部給的代號是冰雹,改變了彈體,在原有的火箭炮上增加了射程和精準度。”楊濤介紹著場地內的各種武器。
“那是什麼?”劉1鳴的目光被1個碩大的物體所吸引。
“不知道陛下還記不記得我們的第1款火箭炮?”楊濤看著那個黑不溜秋的物體笑了笑。
“鑄鐵殼體,隔著400米打1棟房子都打不中的那個?”劉1鳴嘴角向上彎曲。
南華的第1款火箭炮,口徑達到300毫米的大家夥,裝藥按百公斤計算,不過殺傷力幾乎沒有,發射者都不知道他會飛到哪兒去。
“就是那款,我們還是覺得,大口徑火箭彈在戰爭中有著1定的作用,便在阿拉伯戰爭後重啟了研究。”楊濤點點頭。
阿拉伯戰爭中,飛艇空襲伊斯坦布爾,1錘定音,結束了戰爭,同時也催生出南華空軍。
戰爭結束後,空軍天天研究怎麼更高效率的扔炸彈,6軍卻被水雷改航空炸彈的200多公斤裝藥迷住了眼。
“這款420毫米火箭彈,裝藥量280公斤,設計最大射程13公裡,用來進攻城市再好不過,就是……”楊濤有著失望的看著那個工業報廢品。
1切想法都很好,製作出來也威力巨大,就是在4千米射擊距離時,誤差能超過2百米。
而作為1款以攻城戰為目標的火炮,4千米的射程是遠遠不夠的,很容易就被守軍的火炮給敲掉。
本來還想繼續改進,結果劉1鳴下了個大單,這東西瞬間不香了。
“我記得,當時是林安民負責談判,然後我們射了1枚,目標是城牆,最後打中了1個酒館?”劉1鳴心情倒是不錯。
十幾年前的事,仿佛就在昨天1樣。
“是啊…出來了!”楊濤還沒來得及陷入沉思,1輛卡車就拉著1枚火箭出來了。
“這是實驗2號,彈體長1123米,直徑800毫米,必要時刻,可以搭載1個8001000毫米的特殊彈頭。”楊濤看著這枚火箭裝上發射架。
“這東西太貴了,為了製作出來,燒掉了600多萬經費,但是投射量和準確度卻…1言難儘。”楊濤看著彈體,有些幽怨。
南華連續多年經濟上行,6軍數次增加軍費,但是也就6千萬不到的樣子,要分給十幾個師,幾十個6軍所屬研究所,各特彆支隊、獨立部隊,上上下下34十萬人,也不寬裕。
“錢會有的,會有的…”劉1鳴笑著搖頭,看著這個火箭。
這還不能算導彈,雖然增加了陀螺儀,控製內部噴口可以控製方向,但是隻能保證火箭保持穩定姿態,並不能提供導航。
想要保持精準度,除了依靠龐大的計算對發射架進行調整外,隻能依靠菩薩保佑……
“理論射程350公裡,但是根據我們的推算,在最大射程上,但是誤差可能超過3至5公裡…我們已經儘力了,我們技術不足,需要更多時間積累。”技術員咬了咬嘴唇。
看著技術員略顯稚嫩的臉龐,劉1鳴笑了笑,但是沒說話。
劉1鳴要做的事需要極度保密,所有計劃參與者都經過了層層篩選,整個實驗基地,沒有1個西方學者或思想上傾西方的人。
這些人不少剛剛擺脫學員的身份,沒有經驗,知識儲量也不太夠。
這個時候搞出導彈當然不可能,他隻是要1個大號的炮仗罷了,這種東西有實戰價值嗎?沒有。
即便可以裝載1個數百升化學武器的彈頭,也沒有什麼作用。
這不過是1個起點,如果射程能達到300,誤差小於5000米,那這就是南華火箭史上的第1個成就。
改進,永遠比憑空創造容易的多!
“慢慢來,不著急,空軍那邊準備好了嗎?”劉1鳴輕聲安慰著。
楊濤拿起電話問了兩句。
“2十多架飛艇全程待命,整個海域已經清空,可以開始了。”楊濤也許不理解,但是他執行。
“按照原定計劃行事,我隻是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