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號,經過庭議,載洵當上了平寇大將軍,開始準備派兵事議,準備從各省挑五個協為主軍,五個協為後備兵力,因為要從各地抽調,沒有半個月以上是完不成的。
此時,日本人已經攻到鳳城郊外,與拖拖拉拉的青帝國形成明顯對比的,是日本迅速增兵,朝駐屯軍從五個師團,增加到七個。
並就地將前線部隊整合,組成第一軍,下轄第三、第五、第七三個師團,一個加強炮兵旅團,小川又次任第一軍軍長。
炮兵旅團下轄兩個炮兵聯隊。
第一重炮聯隊,下轄一個攻城重炮大隊,一個野戰重炮大隊,一個步兵大隊。
第二野戰炮兵聯隊,下轄一個野戰炮兵大隊和一個野戰榴彈炮大隊,一個步兵大隊。
裝備有152毫米野炮16門,152毫米榴彈炮16門,100毫米野戰炮16門,以及280毫米榴彈炮4門。
火炮已經啟運,除了攻城炮,剩餘的都會在半個月內形成戰鬥力,攻城炮運輸不便,可能要一個月。
小川又次不覺得青帝國能在一個月能拿出相同的力量,畢竟南華也沒有攻城炮。
“將軍,大本營電。”參謀掀開帳篷。
“念。”
“青帝國以載洵為大將軍,正在抽調軍隊準備死守奉天,預計抽調北洋第三、第四、第五鎮,及各省五個協共計約十萬人,請將軍趕在載洵之前,儘快拿下奉天。”
“載洵……有些耳熟,他之前是那個省的提督?”小川又次疑惑的問道。
像青帝國的情報,特彆是中高級將領的情報,日本人收集的清清楚楚,甚至比將領本人都清楚。
“不是提督,是貴族,攝政王載灃的弟弟。”參謀舔了舔嘴皮子。
“載洵,22歲,滿人,光緒之弟,攝政王醇親王載灃之弟,近期獲封寧親王、平寇大將軍,據我們的情報來看,載洵並沒有實際帶兵經驗,參謀部認為,這隻是青國拉出來的政治招牌。”
參謀簡單的介紹了載洵的情況,微微有些不適應。
畢竟,這情報太簡單了,簡單到讓人懷疑日本情報機構的能力。
“政治招牌嗎?嗯。”小川又次想了想,點了點頭。
除了這個解釋,他也不明白派一個22歲,還沒帶過兵的人擔任最高將領是什麼意思。
“那具體將領呢?”小川又次問道,他不想連他的對手都不熟悉。
“除第三四五鎮外,剩餘將領疑似還未確定。”
至於第三四五鎮將領,小川又次都熟悉了。
“第六聯隊到那兒了?”小川又次笑了笑,還沒確定?那就是說還沒準備好,那他的時間就很寬裕了。
“在鳳城外遇到阻擊,鳳城方向也有許多堡壘工事,第六聯隊缺少火炮,難以突破。”
“阻擊?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我還以為他們會跑了呢。命令第五師團,越過第六聯隊,向奉天進發,第六聯隊牽製住守軍。”小川又次語氣中帶著一絲驚訝,又有一絲笑容。
至於原定的第六聯隊進攻奉天,我已經給了你機會,但是你不爭氣,我也不可能一直給你機會。
“將軍,要不要派第七師團向旅順口方向進攻?”參謀建議到。
“不!不用,我們兵力有限,先拿下主要目標,隻要拿下主要目標,還怕他跑了不成?”小川又次笑道。
這個戰略沒有任何問題,打下軍港固然好看,但是軍港可不是一個好啃的骨頭,且除了好看也沒有其他作用。
畢竟海軍優勢方是日本,打下北洋軍港,頂多就是進一步打開海運線,也許能更方便補給,但是這對第一軍弊大於利。
畢竟,海運補給線打通了,也意味著可以直接敵後登陸了,到時候第一軍還在路上慢騰騰的行軍,第二軍甚至第三軍坐著船衝上岸,搶了第一軍的功勞,他找誰說理?
這功勞是有他一份,但是功勞這東西,誰也不嫌多不是?
至於多出來的花銷,誰在乎呢?也許大藏省在乎,內閣在乎,但那都不是軍部的事,更不是第一軍的事。
“催促一下,炮兵旅團,讓他們快點抵達前線,還有…”小川又次看著白雪皚皚的大地,還好是冬季,26噸重的火炮可以在這兒行軍。
當然,可以拆開運輸,但是也需要大量運輸工具,汽車彆想了,日本沒那麼富有。
“征調所有能征調的牲畜,哪怕是農夫的驢子,保證大炮能夠順利抵達前線。”
這一句話,不知道多少人要家破人亡,不會真有人以為,下麵的人隻會征調驢子吧?
…………
婆羅洲,長安。
與前幾次日本對外戰爭不同,這次,不論是南華政府還是紫微宮,都沒有以前那種一片肅殺的氣氛。
紫微宮內,劉一鳴正聽著參謀部和情報部的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