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把住山東、三省,我們也有東山再起的本錢,握住上海,才有財源地繼續發展實業,加上第四鎮控製著山海關,咱們北洋依舊是舉足輕重的一股勢力。”
“朝中還有我等一眾尚書侍郎,也能再提拔提拔新人,我們隻需要坐山觀虎鬥,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我們也能拿回失去的一切。”
當然,袁大人的話語不是要造反的意思。
一股勢力,需要大量的官員,這也是袁大人捏著三省和山東的原因,這裡有一個總督一個巡撫的坑,加上三省各自的高官職位,可以培養出不少人。
“如此也好,反正當下局勢不明,讓他載灃去瞎搞,等犯了眾怒,看他怎麼說。”唐少川點了點頭。
雖然這樣一來,北洋就從左右一國的大勢力退化為地方性勢力的,但也確實沒有更好辦法。
總不能真把北洋六鎮拉出來和新建八鎮打一場吧?那就是造反了,彆說北洋已經遭受重創,就是沒有,也不能打。
青帝國和北洋的根基是地主官僚和士紳資本,他們之前渴望進行有限改良,預備立憲穩住了他們。
這時候北洋要造反,自己人都搞不定。
…………
十五日,朝堂之上依舊爭吵不休,袁大人卻不管不顧的上書,彈劾了四名北洋係三品以上高官。
北洋係禦史也瘋狂輸出,以非常精準的罪名如“貪汙”,彈劾了上百名北洋地方官。
“這是?怎麼了這是?”載灃一時之間不太明白北洋的操作。
慶親王卻看明白了袁大人的意思。
這是要親手拆解北洋啊!
這並不是慶親王希望看到的,北洋一旦被拆解,本就人心不齊的青帝國不更混亂嗎?
說來好笑,青帝國在五十年間進行了四次軍製改革,但是沒有一次觸及到根基。
每次改到最後,都是帝國政府哄著大軍閥,大軍閥哄著小軍閥,中樞統治地方,必須依靠各大政治勢力。
北洋這樣做,必然導致混亂,不過也空出來許多位置,慶親王又能把這些位置賣個好價錢。
想到這兒,他也就沒有阻止,也阻止不了,大家都等著分一杯羹呢。
“袁大人不愧為忠公體國的榜樣,袁大人的長子好像尚無官職吧?不如先選一部,做個主事?”載灃反應過來,沒有在意袁大人是否有陰謀。
反正這幾個坑位空了出來,他就能填幾個自己人上去,對朝廷的控製能力再升一級。
至於這個位置上的窟窿,那個位置沒有前任留下的窟窿?不影響的。
“當不得攝政王大人稱讚,老臣還有本奏。”袁大人拿出一本折子,打開念了出來。
“臣陸軍部尚書、軍機大臣袁宮保,保舉xx為山東巡撫,保舉xx為吉林巡撫……”
袁大人又一口氣保舉了十多個官職,將三省和山東軍政實職官位都念了一遍,其中不乏有剛剛被彈劾的人。
但是各類監督的職位,還有一些權力不大又有油水的職位,袁大人卻留了下來。
“這袁宮保,打的這個主意?換就換,反正我不虧。”載灃默默想著。
“好!推舉賢能,袁大人有心了,我朝任人唯賢,袁大人所保舉的一應官位,大家都議一議,拿出個章程來。”載灃大喝一聲,對著眾臣道。
滿朝文武們聞言,不禁有些兔死狐悲之感,連北洋這龐然大物都在頃刻間倒塌,他們這些連北洋都不如的呢?
不過這情緒僅僅持續了幾分鐘,眾人就展開了火熱的爭奪,北洋離開後,留下的位置可不少,不少人都動了心思。
投桃報李,袁大人的保舉有驚無險的通過了。
……
京師,白米斜街。
“咳,咳咳!忒。”張南皮臥病在床,他的下首,一名官員正在給他彙報今天袁大人的所作所為。
“慶王,沒有阻止嗎?”張南皮聽完,瞪大了眼睛。
“不曾。”官員想了想。
“天,不佑我大青啊!”張南皮深吸了口氣。
“大人何出此言?北洋一倒……”
“愚蠢,現在還在打仗,一個個也正在啃食北洋丟出來的骨頭,看不清形式!”
“還請大人教我。”官員起身,拜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