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我會和德國皇帝聯係,最多再加上一些技術,處理戰後事宜就交給你了,儘快回複正常的生產秩序。”劉一鳴點了點頭。
許輝離開後,劉一鳴拆開信封,裡麵是一封電報,劉一鳴看著電報,眉頭緊鎖。
猶豫了許久,看著窗外深深吸了口氣後,劉一鳴轉頭看向王秘書。
“轉告薑旺,讓他們放手去做。”
“遵命陛下。”
王秘書離開後,劉一鳴看著窗外,正直夕陽西下,火燒雲天空呈現出幽暗的黃紅色……
“接外交部。儘快解決日本和比利時,結束這件事,德國人那邊我會搞定。”
“是的,必要時刻海軍會配合你們的行動。”
“比利時……蹦噠不了幾天了。”
如果劉一鳴沒記錯的話,一戰德二最先進攻的就是比利時,短短幾天就通關了,其中還有個列日要塞爭奪戰。
“嗯…有必要提醒一下盟友,如果德國通過比利時進攻法國,那法國調動將麻煩很多。”掛了電話,劉一鳴喃喃自語。
至於德國會不會改變作戰計劃?劉一鳴認為是不會的。
不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進攻法國的計劃出奇的相似,都是依托施裡芬計劃進行的改變——核心是大兵團迂回運動作戰。
南華的作戰思維也是如此,強調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德國的選擇並不多,特彆是現在他們還沒有機械化部隊,隻能通過鐵路保證運動效率。
那麼,比利時就是繞不開的坎。
戰爭初期,法軍是堅定的進攻致勝論的擁護者,要是雙方在比利時大戰一場……
…………
“載之,現在時機成熟了?”黃克強推開孫載之的房門,滿是疑惑的問道。
“並沒有,雖然又打了敗仗,但是青帝國承諾了預備立憲,現在並不是好時候。”孫載之正在收拾東西,聽到黃克強的話不由一愣。
剛剛過去的十月底,青帝國召開了各省谘議局第一次常會,在許多地主官僚等人看來,青帝國還有的救。
“那為什麼,你要各地開始暗自聯絡,是準備起事?”黃克強聽了更疑惑了。
“也可以這麼說。”孫載之愣了一下,點點頭開始解釋,
“八月底的時候,山上有十二萬人,五千軍隊,八千民兵,那時候我認為,局勢一片大好。”
“現在十一月初,過去了不過兩個月,走了四萬人,民兵也跑了一千多。”
“我想不通,抓住了一個逃兵,問他為什麼要下山,山下有田產嗎?”
“他回答說,沒有,但是他不想當土匪,他還要傳遞香火……
我一直在潛移默化的告訴他們,平等,獨立,人格,我以為我影響到他們了,他們卻隻認為我們是土匪。”
“我又去看了看那些剛上山不久的人,想聽聽他們的想法,我問什麼,他們低著頭,瑟瑟發抖的答什麼。”
“他們認為我是大人物,可以輕而易舉要了他們的命,連看都不敢看我一眼。”
“如果是這樣,即便推翻了青帝國,又需要用多久才能改變他們的想法?改變根植在骨子裡的等級觀念?”
“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於是我想到了李闖。”
孫載之將包裹打好,檢查著一個嶄新的水壺。
“我準備,頻繁的發動小規模起事,傳播革命思想,最好能編輯一些順口溜,讓大家明白我們的主張。”
“這樣嗎?”黃克強摸了摸胡子。
“起事這件事那用得著你親自出手,我去,第一站是哪裡?”黃克強將孫載之的包裹打開。
“這是給你打的包裹。”孫載之將水壺放在包裹旁邊。
黃克強的手停在半空中,用不可思議的眼神望著孫載之。
“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爬起來,第一站,羊城。”孫載之將包裹包好。
“手提箱壞了也沒要新的,將就著用,到了韶關,會有人去接你,記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的目的,是鬨出聲音來。”
“那你呢?”黃克強被憋了一下,感覺有些胸悶。
“楚軍正在重建,我要去三鎮,我安排了一些我們的人加入進去,
他們彙報說,新軍軍官會接觸新文化,新教育,對革命的認識更真切。
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對我們持同情態度,我去接觸一下。”孫載人拿出另一個包裹。
“什麼時候出發?”
“明天一早,乘船幾天就到了。”
“注意安全,事不可為就躲進漢冶萍,載洵的事剛剛結束,他們不敢重蹈覆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