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果然沒錯,這就是綠營的翻版!唉~”胡煒傑站在城牆上,看著一大串身穿新軍製度的俘虜走進俘虜營,哈哈大笑,然後又歎了口氣。
接到進攻命令後,胡煒傑第一時間跑到了鎮江以西,配合在城東頭的新編第二旅十三團夾擊鎮江。
城東頭是留守軍隊的臨時駐地,沒什麼價值,城西頭有第八鎮的物資中轉基地、野戰醫院、倉庫、修械所等,裡麵的人手是革命軍急需的。
戰鬥開始前,革命軍兩個旅的炮兵對鎮江進行了火力準備,城東接受了為期一個小時的炮火,城西隻有十五分鐘。
因為城東的目的是摧毀敵人的反抗心裡,而城西的目的是打開缺口讓步兵能進去。
十五分鐘時間,105毫米加農炮擊破了城門,還配合152毫米榴彈炮,在城牆上打開了兩個缺口。
打掉城門隻用了兩分鐘,剩下十三分鐘都在敲擊城牆。
作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江南重鎮之一,鎮江的城牆高七至十米,厚三點五到七點一米,外部是石磚,內部是夯土層。
ps因為找不到可信的具體數據,引用了蘇州城牆的數據,英國人有一個厚五英尺的數據,也就是一點五米,但是這是1847的數據,後來長毛有所更改。
十三分鐘,炮兵在城牆上敲出兩個約二十米長的缺口,第十四團的士兵借著火力掩護,輕而易舉的進入城內。
城東的炮火還沒有停歇,城西的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畢竟,城西一千來人擁有的槍支數量加起來也才不到二百支,分散在各個地方各個部門,根本無法形成有效抵抗。
於是當城東頭炮聲停歇時,胡煒傑已經站在城西的城牆上,看著俘虜乖乖的進入軍營。
“城東的戰鬥也快要結束了。”參謀長聽著越來越近的槍聲,腦中模擬著青帝國士兵的撤退方向。
咚咚咚……
說著,沉悶的機槍聲就響了起來。
“左側,北麵的某個陣地,應該是碼頭方向。”聽到機槍聲,胡煒傑下意識的說道。
眾所周知,青帝國不怎麼使用機槍,因為火力太猛了,一秒鐘十發往上,且機槍子彈還比步槍子彈貴,玩不起。
“報告,前沿和第十三團接上頭了。”通訊兵匆匆跑來。
“戰鬥結束了……命令所有人提高警惕,不要被殘餘敵人給陰了。”胡煒傑有些感慨。
想當初他入新軍時,是抱著保家衛國的想法,當時青帝國對新軍的了解就是“新”這一個字。
要采用西式訓練,用西式武器,西式的組織架構,說得簡單,首先軍官就沒有,培訓軍官的學校也沒有。
第一批先行者們辛苦探索,長期奔波於德國和日本,好容易搞出了一批新軍,這才幾年?就被滿貴謔謔了。
雖然這些人沒有戰鬥力對於現在的胡煒傑來說是個好消息,但依舊讓他覺得難受,畢竟這是他曾經寄托誌向的地方,現在卻親眼看著他爛掉。
二十九日中午,青帝國的殘餘艦隊一邊和革命軍長江艦隊的炮艦糾纏,一邊向著鎮江駛來。
離開金陵時青帝國的艦隊隻有海容號沉沒,到鎮江時,木殼炮艇也沉沒了。
青帝國艦隊想要借著鎮江的炮台和炮艦周旋,卻被炮台一波炮彈洗頭,最終隻有一艘驅逐艦不顧擱淺的風險,將航速飆到二十四節,衝了出去。
至此,第八鎮後路被斷,老家被偷,陷入進退不得的窘境。
……
“團長!”李作文悠閒的走進第十四團臨時駐地。
“參謀長!”胡煒傑立定敬禮。
“參謀長,你怎麼有空來這兒?現在您應該很忙才對。”胡煒傑樂嗬嗬的說道。
“好事!我給你送人來了。”李作文摸了摸鼻子說道。
“送人?咱們團應該是滿編了吧?”胡煒傑感覺有些不妙,和團參謀長確認到。
“也不對,戰鬥編製上是滿員,後勤編製還差著,運輸隊運力不足,醫院沒個正經醫生,還有……”團參謀越說越小聲。
“對嘛,還有工兵,咱們團工兵不足我是知道的,彆說我不照顧老部隊,十四團留一個連工兵,優先挑選,還有繳獲的騾馬……嗯,我做主,留兩個醫生,三十個醫療兵給團裡。”李作文笑著掏出煙,發給二人。
其他其實都無所謂,專業工兵雖然不足,但是老革命軍基本都會簡單工兵技能,能夠補充這種不足。
運輸力量,隨著革命軍的擴大,運輸缺口就出來了,人均火力一減再減,火炮數量是沒有問題的,就是炮兵和運輸力量上缺口不小。
“參謀長,就兩個醫生?能不能商量?”團參謀想說些什麼,胡煒傑卻沒讓他說,隻是又問了一下。
“旅部要建立一個野戰醫院,關係到接下來咱們旅的任務。”李作文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