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十二月二十日,泗水。
泗水在南華有著特殊的地位,他除了是南華起家的地方,還是商業中樞,汽車工業中心,軍工業中心,以及藥品研發生產中心。
不同於其他工業,藥品生產線的建立更加麻煩,而且在轉移中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汙染——不是汙染藥品,而是汙染環境。
考慮到效率和安全因素,泗水醫藥企業並沒有搬家。
十二月二十日,泗水灣東端碼頭。
“走水了!”
“著火了!”
“快打電話給消防局!”
“拉警報,設置隔離帶,著火區放的是什麼貨物?”
嗚~~
十二月二十日晚上,東端碼頭突發大火。
大火燒掉了四個大型倉庫,近千噸藥品原料、準備出口的成品藥被燒毀,藥廠新訂的生產線也儲藏在倉庫,設備被完全燒毀。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物資,劍麻、香料、糧食、木材什麼的,不過損失遠沒有藥廠大。
消息傳出的第一時間,國際就出現了一股搶藥潮,基礎磺胺消炎片原價七十美分一片,短短一天,黑市價格就達到一美元又二十美分。
還沒完,一周後,南華帝國衛生部宣布
“由於大量原材料毀於火災,重新生產原料需要三個月,所以未來三個月內,南華相應藥品產量將降低60。”
“火災燒毀了原本用於代替老舊設備的新生產線,目前老生產線已經不堪重負,原定生產計劃必須更改。”
“預計未來一年,南華各類藥品綜合產量將降低40……”
衛生部發言人聲稱這是一場“誰也不想看到的災難”,“南華將竭儘全力,保證本國公民及各國的用藥需求。”
反正是怎麼好聽怎麼來,反正說好話又不要錢,藥價提升那是真能拿到錢。
需求量在那兒擺著,美國工人不會因為救命藥從三五美元變成八塊十塊就不治了。
至於華人?對不起,華人有互助醫保,是另一套體係。
熱度稍微降低時,又會有人站出來,說什麼人為縱火,陰謀論什麼的,反正就是維持熱度,賺一波熱錢。
這筆錢,不僅南華掙了,國際資本也掙了,走私的黑道也掙了,他們倆掙了,相當於各國政府高官也掙了,皆大歡喜。
難受的隻有一些擁有福利的國家,以及平民。
…………
十二月二十四日,情報部收到了消息,日本第三師團已經出發,計劃從蘇省登陸。
第七師團、第八師團、第九師團從朝鮮出發,已經在奉天坐上了火車南下。
日本陸軍成編製的進入青帝國,已經實質性的乾涉了青帝國內政,南華政府第一時間……什麼都沒說。
1911年1月2日,集結在馬辰的陸軍登上運輸船,向北方駛去。
“陛下,運輸船隊已經離開港口,他們將直接駛向上海。”謝輝前來報告。
“參謀部做好預演,防備所有可能的敵人,加強薄弱地區的軍事力量,例如蘇門答臘島。”劉一鳴不相信英國會老老實實作壁上觀。
當然,英國也不會直接出手,這不符合他們的風格,增兵蘇門答臘,不過是向英國表明自己的態度。
即便真要出事,也不可能是這個地方——太敏感,英國的存在力量也不強。
“參謀部討論認為,我們需要適度加強阿拉伯地區的軍事存在,才能應對可能出現的威脅。”謝輝看著劉一鳴。
陸軍總參謀部和劉一鳴的想法差不多,當然,這不單純是參謀部的想法,還有國防部等。
他們認為,最有可能出問題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阿拉伯,一個人夏威夷。
國防部排除了夏威夷,倒不是相信日本和美國,而是南華本就打算同日本摩擦摩擦,而美國……沒有加入戰爭的條件。
南華和英國的關係並沒有破裂,二者還處於互相需要的合作狀態,隻是在實際操作上有一點小小的瑕疵。
要是南華和美國打起來了,英國並不會高興。
因為不論誰勝誰負,都不是英國希望看到的,至於兩敗俱傷的平局?它倒是想,但不敢賭。
不管南華和美國誰勝利了,誰就會變成主導太平洋勢力的大國,在英國抽不出精力這段時間,這是它不希望看到的。
“不用加強,那會刺激到許多人,憑空惹麻煩。”劉一鳴搖了搖頭,都定了阿拉伯增兵的方案。
“意大利人陷入了困局,作為朋友,我們應該幫助一下他們。”
“允許他們欠款的情況下,賣五千輛各種車輛給他們,讓他們能夠給饑渴的意大利大漢送去意大利麵和紅酒。”
謝輝眼前一亮,點了點頭,心裡思索著那些車是能賣的,好替換成新車。
意大利在北非的軍事行動遇到了阻礙,前期意大利軍隊準備較為充分相比較奧斯曼帝國陸軍而言),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