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兒,是不是該派人,資助一下那些部落首領?”
送走謝輝後,劉一鳴一個人坐在辦公室中,思考著即將到來的戰爭。
這個戰爭特指世界大戰。
曆史已經麵目全非,但是世界大戰本就是世界前進道路的必經之路,不會因為劉一鳴折騰一下就沒了。
畢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核心是列強之間利益分配不均,第二次是第一次大戰的延續。
除非有人突然對世界所有人下降頭術,整個世界變成相親相愛一家人,不然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劉一鳴原本的想法,是學美國,發發戰爭財就是了。
但是,明知道世界大戰即將爆發,南華有有了一定力量,如果隻想著戰爭財,那倒是顯得有些小氣了。
“叫薑旺接電話。”
“派人,向阿富汗滲透……還有英屬波斯,調查儘可能全麵。”
“收集情報,留意當地反英組織。”
“去吧。”
劉一鳴放下電話,雙手合十,看著緩緩落下的夕陽。
“阿拉伯,現在才中午吧,夏威夷這個時候是半夜。”
“攤子越鋪越大,到時候要是收不回來……”
“那就隻有相信後人的智慧了。”此處玩梗)
…………
青帝國戰場。
東線,日軍第八師團被殲滅後,馮華甫發揮了青帝國傳統技藝——賣隊友。
僅僅三天時間,馮華甫拋下大部分輜重,日行百裡,抵達了揚州,創造了青帝國新軍行軍速度記錄。
三十日,馮華甫在揚州乘船沿著大運河北上,七天後大軍渡過淮河,抵達徐州。
因為動作太快,革命軍要對付日軍第三、第七師團,騰不出手來,還沒注意,人就跑了。
剛剛安頓下來不久的第三、第五鎮,立即響應了軍長的動作,爭先恐後的向徐州跑去,不過因為帶著輜重,速度慢些。
另一方麵,第七師團收到第八師團被全殲的消息後,也主動後撤,然後向海邊狂奔,準備和第三師團彙合。
第三師團生怕被包圍,二十八日,趁著夜色便向北撤退,二十多天後,和第七師團在連雲港彙合。
長江北岸,淮河以南大片土地輕易被革命軍收入囊中。
直到此時,袁宮保才和日軍搞定了東線指揮權的問題,逃到淮河以北的軍隊開始重新集結,準備沿淮河頑抗。
就這樣,東線六個師,僅僅失去一個後,便全線後撤了近三百公裡。
不過在軍事上說這也不是壞事,至少這五個師重新集結了起來,形成了重兵集團。
不然,以鬆散的布置麵對第一軍三個輕步兵師一個摩托化師的優勢集群,隻能被各個吃掉。
……
西線戰場。
革命軍工事齊全,火力強大,重型火炮數量和質量占據優勢。
日軍和青帝國的北洋、新建等死磕不下,準備派兵從周圍兩省迂回突破。
結果……
二月二日,革命軍開始全麵出擊。
三鎮方向,革命軍完成整備的四個旅,輕裝爬進了武勝關兩側的大山中。
武勝關方向,三鎮革命軍第四師在上百門重炮的掩護下,反複衝擊青帝國防線,迫使青帝國必須將兵力放在前線。
因為派了四個師的大軍從兩側迂回,端方手裡隻剩三個師,新建八鎮兩個師,以及日軍第九師團。
端方第一時間派人去傳令,讓迂回的部隊回援,青帝國失去了最後翻盤的機會。
第四師正麵保持著壓力,每兩個小時發起一次進攻,規模不定,炮擊時間不定,讓端方不能分心。
二月四日,端方迫於革命軍重炮的威力,讓出前線,退守信陽。
革命軍大炮運輸不便,但是還沒有達到戰略目的,不得不對信陽發起強攻。
革命軍僅有105榴彈炮支援,青帝國主力火炮也是同款大炮,但是數量更多,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炮戰。
至二月五日晚,革命軍第四師總傷亡超過四千人,近13。
青帝國處於防守方,傷亡三千人,其中大半是在前線被炮擊擊傷的。
二月六日淩晨,日軍第九師團出信陽,發動夜襲,被革命軍第四師發現了,雙方在黑夜中打了起來,各有傷亡。
二月六日中午,青帝國以第九師團為主要力量,集中三萬人向革命軍第四師攻了過去,想要包圍革命軍第四師。
第四師經過幾天戰鬥減員嚴重,兵力不足,迫於無奈,革命軍第四師拋棄輜重,開始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