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準備入侵高原?”劉一鳴一句話直接將所有悲天憫人的偽裝撕碎,露出後麵血淋淋的現實。
“入侵?不不不,不是入侵,是應高原民族頭領的請求,派兵保持他們的獨立性。”西裡爾趕緊說道。
“您放心,倫敦的意思是,未來高原地區將不屬於任何人,單獨存在。”
“為了確保相互的安全,印度與高原的邊境線兩百公裡內將不會部署任何一個英國士兵,希望未來的中華也如此做。”
“這也是我來找您的原因,希望您能勸說軍政府的領導者,讓他們同意這個提議。”西裡爾說道。
“也就是說,英國希望這裡出現一個全新的國家,並且在這個國家與其他國家邊境線上劃定非軍事區?”劉一鳴有些不明白英國人為什麼敢這麼想。
哦!青帝國剛剛覆滅,國內百廢待興,俄國人在北方蠢蠢欲動,英國人是在賭革命軍沒有多餘的精力。
甚至,單獨存在的高原也是煙霧彈,說不定英國人隻是想推進戰線,讓他們獲得一些戰略主動。
甚至,英印軍已經進入高原了也說不定。
以劉一鳴對英國人的了解,這個可能性很高!
想到這兒,劉一鳴坐不住了。
“這是乾涉他國內政,南華帝國不會乾預這件事,另外,對於英國人的行動,我表示遺憾。”劉一鳴平靜的說道。
即便他再怒不可遏,他也不能做出太多太大的動作。
畢竟,華夏與南華還沒有真正融為一體,不能被發現真實目的。
感謝青帝國的草包們,如果不是他們引入日本人,給了南華派兵的理由,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到哪天。
“這樣嗎?”西裡爾咂咂嘴。
他當然不會認為劉一鳴會同意,畢竟曾經南華已經就高原問題和英國人表達過態度了。
他來這兒的目的,隻是為了試探一下,試探南華的底線。
劉一鳴猜的沒錯,英國人已經發動了,數千英印軍已經爬過山脈,進入高原地區,現在正在修路,準備擴大勝利果實。
至於為什麼沒消息傳出來?隻能說高原太地廣人稀了,幾千大軍進入高原,隻碰到零星的幾戶人家。
這給英印軍的行動增加了保密性,也讓英印軍準備在高原上征集勞力修路的想法落空。
目前英印軍已經深入了邊境上百英裡,後勤不繼隻能停下,開始從印度抓“工人”,準備修建公路和工事。
“大英帝國的行動南華並不想參與,不論是出於各種理由,考慮到和南華和大英帝國的傳統友誼,在這件事上,南華保持中立。”
“等一下我還和泰王的使者有約定,如果沒什麼事的話,我就不留你了。”
劉一鳴“心平氣和”的下達了逐客令,西裡爾本來還想再談一談在草原上對抗俄國的事情,見狀也就沒說出來。
爭取到南華的口頭中立,也算沒白來了,真要把南華拉進來英國還不願意呢。
戰利品如何劃分?如果南華提出其他要求怎麼辦?且如果南華在高原上布置兵力,他們該如何做?
於是,西裡爾點點頭就出去了,一邊走一邊想著如何加強一下日本,好不讓華人勢力過於強大。
同時,他還準備建議倫敦,給軍政府和南華製造一些矛盾,最好是領土爭端。
“在海上找個島,琉球南部灣灣北部那幾個島嶼就不錯,雖然沒什麼價值,但是可以炒作一下……”西裡爾出了皇宮,上了車後,輕聲呢喃到。
此時,還沒有公認的領海麵積,各國領海主要依靠各國的實力進行強宣稱,三海裡、五海裡、八海裡、十二海裡,標準不一。
海上石油勘探還停留在淺層區域,並且開采成本高,根本競爭不過美國本土和阿拉伯的石油。
至於所謂專屬經濟區什麼的,此時更是連影子都沒有,那幾個島,此時就真的是普通石頭島,除了魚群,沒什麼價值。
少數灣灣和琉球出發的漁船會去往這些地方打魚,相處也比較和諧,沒有多少矛盾。
從這些地方看來,要二者因為這裡而發生矛盾,很是困難,畢竟找不到突破口。
但在英國人看來這都不是問題,多年的“實際操作經驗”讓他們麵對這種事顯得遊刃有餘。
“不用回家了,直接去碼頭,搭最近一艘船,我要去新加坡。”計劃逐漸在腦海中成型,西裡爾迫不及待準備彙報給倫敦。
不報不行,僅憑他的資源,不足以完成這個計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