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四日,日本刊行的報紙上,幾乎都登載了同一張照片,還都是頭版頭條。
這是一張正在沉沒軍艦的圖片,黑白配色下,顯得有些淒慘。
軍艦上沒有任何旗幟,也看不到舷號,各報刊在旁邊配的文字是南華海軍軍艦正在沉沒。
報紙最上方用最大號的粗體字寫著“大勝,帝國海軍大勝南華海軍……”
一月十四日,報紙刊行後,日本舉國沸騰,對戰爭的熱情程度急劇上漲。
不少人當即去往征兵處,成為一名光榮的陸軍馬鹿,或者實習水手。
更多的人已經在憧憬勝利之後的日子,能從南華拿到多少領土?華夏也參與了,能否擴大一下殖民地範圍?等等。
大部分日本人都樂觀的認為,和平即將到來,當然,僅限於日本平民,還是沒見識的那些普通人。
有一定消息渠道的人都知道,日本海軍這次並沒有碰到南華海軍的艦隊主力,卻依舊搞得遍體鱗傷。
“好在,運輸任務圓滿完成,即便是損失一些軍艦也是值得的。”山縣有朋慢悠悠的喝著茶。
“哈依!天佑日本,南華派出的破交艦隊已經發現了運輸船,但是其艦隊沉浸在了和護航軍艦的糾纏中,運輸船隊安然無恙。”加藤友三郎十分僥幸的點點頭。
就在琉球西北部出現交戰的同時,日本東北部,南華破交艦隊和日本護航艦隊也打了起來。
他們的戰鬥可比琉球西北部的戰鬥激烈多了,南華這邊是一艘爪哇級戰列艦帶著幾艘驅逐艦領艦,對陣金剛級的三四號艦,榛名號和霧島號。
爪哇級有著高航速,厚重的裝甲,以及九門356毫米50倍徑火炮,即便一對二也不落下風。
真要打,爪哇號能憑借性能優勢,能硬生生把它們倆磨死,但是在將榛名號打成中度損傷,霧島號燃起大火後,爪哇號便撤退了。
在日本人看來,爪哇號的離開十分難以理解,但是不影響他們把這當做“勝利”。
“這批物資回國後,軍工生產要儘快跟上,海上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獲取絕對勝利,持續的戰爭沒有意義。”
“海軍目前的第一任務是保存實力,阻止敵人進行登陸,敵人登陸後,破壞其後勤補給線,而非正麵戰鬥。”
山縣用溫和又不容置疑的語氣,輕輕的說著。
“哈依!”加藤友三郎不甘的低下頭。
他們都知道,這場戰爭不管戰場上打的如何,日本都已經輸了,除非日本能夠反推。
不然的話,隻要南華持續對日本進行封鎖,不是近岸封鎖,而是遠程封鎖,日本都再難有翻身之力。
至於如何封鎖?南華的領土自馬六甲一直到夏威夷,能輕易切斷日本的對外航線。
甚至即便南華失去海軍主力艦,日本也贏不了這場戰爭。
最重要的東南亞航線,自琉球以南的海域全是日本人鞭長莫及的地方,卻又是南華或華夏的勢力範圍。
戰爭一開始,南華驅逐艦頻繁出沒於南海,禁止一切日本船隻行動。
雇傭外國貨船?省省吧,歐洲爆發了大戰,此時的船很緊張,海盜也十分猖獗。
雇傭船隻,即便付出高價,也很難得。
至於南下進攻南華的核心腹地婆羅洲?南華海軍有三百多艘戰艦,其中隻有七條主力戰列艦,十幾條巡洋艦,剩下的都是驅逐艦。
群島海域島嶼密布,貿然闖進去,驅逐艦冒出來進行一次雷擊,不知道能收下多少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