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九日,農曆春節,也就是華人的新年,這是全體華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由於日本還在“積攢家底”,準備讓南華知難而退,甚至在朝鮮也以修建堡壘群,防守為主,並沒有主動出擊。
所以,華人世界在這戰爭的喧囂中,彆有風味的渡過了一年。
新年過後,華夏人又開始了忙碌,隨著工業計劃第一期建設結束,華夏有了基礎重工業,工業化整體進程開始加速,越來越多人被納入工業這個龐大的機器。
二月二十五日,元宵節過後,學校複學,整個社會都從新年的熱鬨聲中走出來,開始忙碌。
金陵,金陵鐵道中等工藝學堂。
王小雨背著他娘給他裝的大包裹,跨入了學堂大門。
“聽說了嗎?”
“早就聽說了,我告訴你哦……”
“噓,不敢亂說,隔牆有耳…”
王小雨看著神神秘秘的學弟學妹們,咧嘴一笑。
曾幾何時,他也是如學弟學妹們一樣,喜歡湊熱鬨,聊八卦,那段時間是他最無憂無慮的一段時間。
王小雨出身農家,家裡是自耕農,自家有六口人、二十畝地,算不上家境殷實,但日子過得也不錯。
也正是如此,他爹才肯將他送來上學,畢竟雖然學費不要錢,但去上學就相當於家裡少一個勞動力。
王小雨邊想邊走到了宿舍門口——一排大民居。
“小雨哥回來了?實習怎麼樣?師父凶不凶?”舍友蔡啟東在窗戶那兒伸個頭出來。
“小雨哥,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吧?聽說今年初教育部將成立金陵工業大學,所有中等學堂的人都能報考。”
“工業大學就算了吧,咱們考不贏高等中學那群家夥,不如考高等工業學院,咱們專業對口。”
“對呀對呀,我也覺得,不過啟東你可以去試試,你成績向來比較好。”
一個宿舍八個人,六個人都在這裡,王小雨看著這些相處兩年半的夥伴,危險著迎了上去。
“我不考了,實習很有意思,可以學到好多學堂裡沒有的東西,我還開了一次火車,師父人也很好。”王小雨進屋將東西放下。
“火車?開火車怎麼樣?小雨哥你快說說,難不難?什麼車頭……”果然,一群小夥伴們的注意力立刻就轉移了。
此時可沒有畢業必須實習的要求,學校隻會在第五學期中後期給想要實習的學生們開具證書,證明其身份。
各種企業需要招人的,都會自覺的前來學校貼一張告示,然後誰有興趣,誰就去應聘就行了。
那些不想實習的,學校也不會過多要求他們,還會給想要升學的學生提供教室和書籍。
不過,參加升學的終究是少數,此時華夏,大部分人的家庭堪稱赤貧,即便減免學雜費,供養一個讀書人還是比較困難的。
大多數畢業生在學校結課後,就會根據企業張貼的告示,自己去應聘,參加工作,開始掙錢。
巧合的是,王小雨的宿舍中,家境都不太差,包括王小雨,如果願意繼續考,家裡也會供養。
所以,他們宿舍隻有兩個人選擇實習,六個人選擇留在學校備考。
“小雨哥,我聽說教育部給高等學校學生提供了低息貸款,足夠生活,不需要麻煩家裡。”蔡啟東輕輕的說道。
王小雨的成績很好,至少一半的科目是年級第一,綜合評價也是甲等。
如果王小雨去考,那基本能上。
中等工藝學堂畢業和大學畢業的區彆,那可是天差地彆。
“不了,我弟弟妹妹也到了上學的年紀,再說了,我單位也不錯,到時候不一定比你這個大學生差。”王小雨拍了拍蔡啟東的肩膀,笑嗬嗬的。
雖然在笑著,但是王小雨心裡還是覺得惋惜,此時了沒有學曆泛濫,大學生在華夏那是真的比熊貓還稀少的動物。
“小雨說的沒錯,我勸你們,除了啟東,其他人趁有時間,感覺去實習。”林耀東穿著一身深綠色的製度走了進來。
林耀東就是他們宿舍另一個去實習的。
“耀東哥,什麼跟什麼呀?還有兩個月就考試了,現在不加緊複習……”幾個人驚訝了,嘰嘰喳喳的說著。
林耀東的背景有些神秘,一直以來對許多大事都不驚訝,表現的見多識廣的,對大事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許多都是對的。
“你們應該都聽說了,黃總理解職,新上任的陳總理背景有些不清楚。”林耀東昂著頭,一副你們快來問我的樣子。
“對呀對呀,黃總理為什麼解職,明明還沒到時間。”
“而且黃總理解職後,還不知所蹤。”
“聽說黃總理元宵節當晚連夜乘船離開了上海,去向不知所蹤。”
“不會是鬥起來了吧?又是逃亡國外?”
見夥伴們越跑越偏,林耀東急了,他還想炫耀一波。
“好了好了,耀東,到底怎麼了?”王小雨笑著站出來打斷了討論,讓論點回歸正題。
“大事兒!統……總統府那邊兒,對整個華夏進行了大調整,官員調動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