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看著劉一鳴,輕輕的吸了口氣,鎮定心態。
“陛下,英國人這次采購,主要是以貸款和債券的方式進行支付,加上之前的,英國政府已經欠我們一點九億英鎊了。”
“如果英國人如薑部長所說,要進攻奧斯曼帝國,我們是否要加入戰爭?”
“這對我們下一步經濟計劃非常重要。”
田瑞其實是想說,我們要不要暫停給英國人貸款。
劉一鳴決定給協約國或者說英法優惠政策之後,英國就停止了用硬通貨支付,隻有實在需要硬通貨支付的才拿出硬通貨。
那些可以用英鎊支付的,英國人都在用英鎊。
問題是,隨著戰爭進行,英鎊英國人也不多了。
有人說,紙幣嘛,印就是了,但是英國人不傻,他們還需要用金融來支撐戰爭。
如果印,印一億當然無所謂,但是印十億呢?一百億呢?那將對他們的金融係統造成極大的影響。
如果這些英鎊掌握在華夏手裡,在戰爭期間以及戰後英國人緩過氣來之前,華夏可以隨時通過拋售的方式摧毀英國金融體係。
或者要求兌換英鎊,從而要麼導致英國銀行違約失去信用,要麼失去硬通貨,英國也沒有這麼多硬通貨。
就像美國人會凍結彆人的賬戶,甚至對人進行暗殺,但是不會說你手裡的美元用不出去,隻是讓你沒法花錢罷了。
英國手裡的英鎊不夠,到處都要花,所以,就開始貸款,華夏也給予了一定授信額度,十億元,折合兩億英鎊。
這個額度不低,也不算高,如果英國願意拿出抵押物,還可以更高,不過英國顯然還沒到這一步,目前隻是將華夏當做有利息的花唄用。
正常來說,這對於華夏是無害的,隻要英國還存在,債務就擺在那裡,實在還不起,英屬馬來亞、新加坡、英屬東南亞甚至澳大利亞,都能抵債嘛。
但是,問題來了,英國好像要打奧斯曼,還沒有和華夏商量。
要知道,奧斯曼南部,整個阿拉伯地區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都是華夏人的土地。
而進攻奧斯曼人,從南向北進攻,與北方的沙皇俄國進行配合,兩麵夾擊,是最好的戰術。
當然也可以從海上登陸,不過這顯然不是田瑞考慮的,他隻考慮,英國會不會想通過華夏人的土地。
華夏還沒有正式加入戰爭,在條件談攏之前,是不可能加入戰爭的,也就是說,英國人通過阿拉伯的話,問題,會很大。
甚至,親德派會立即占據上風。
戰爭不戰爭的,田瑞不關心,他關心那些貸款,以及,建議劉一鳴停止向英國人提供物資和貸款,及時止損。
“不不不,時機未到,明年我也不打算加入戰爭。”劉一鳴直接搖頭。
“不過,如果談的好的話,我應該會派一個軍官團過去,宣戰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不會直接派遣大批軍隊過去。”
“正式加入戰爭,應該在後年之後,也就是一九一七年之後。”
劉一鳴果斷的搖搖頭,此時英法餘力尚足,特彆是英國,還沒有傷到元氣,他吃多了去替代英國人填戰壕?
雖然華夏會站在協約國一邊,也不過是為了利益罷了,進去的晚話語權會低一些,低就低唄,反正西方人也不會聽。
“你們是擔心英國人從我們的領土上經過?”劉一鳴見三人沉默不語,看了看地圖,從而問道。
三人如小雞吃米般的快速點頭。
劉一鳴是知道,這次戰役是由一個不懂軍事的政客指揮,在俄國人的壓力下推動的,錯誤的戰役。
想法很美好,突擊伊斯坦布爾,讓奧斯曼人退出戰爭的同時,打通土耳其海峽,持續對沙皇俄國輸血,戰略上十分完美。
但是,戰術絕對是錯誤的,英國人的自大讓這場戰役虎頭蛇尾,且英國人對這個戰場也不夠重視。
五十萬人,很多嗎?好像是不少。
但是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帝國,而且現在是一戰,奧斯曼人即便垃圾,占據守勢,正常攻防戰守也能守很久。
而英國人要應對西線戰場,大量軍隊都在填戰壕,海軍主力在防備德國人,派到埃及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埃及的英軍有哪些?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組成的軍團最為精銳,但是這些人是些什麼人?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作為英國殖民地,自治領,一直是無人敢惹的,加上曾經北美殖民地背叛的情況,英國人也壓製著其軍事發展。
所以,這些地方拉過來的士兵,不少是剛剛從農田中出來的泥腿子,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
印度人還好一些,不過英國人對印度人的訓練從來不涉及大兵團作戰,隻會小規模戰鬥,配合能力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