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口中的7千萬人,是算上了朝鮮,有7千3百萬人,日本本土就有5千4百萬人。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1個狹長的島國,多山地和丘陵,北方的北海道地區此時還沒有完全開發,加上沒有化肥農藥和優良的種子,是無法完成糧食上的自給自足的。
自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穩定下來開始發展,人口數量開始飆升,日本開始大規模進口糧食。
為了減少外彙流出,日本通常會選擇用精米出口,換取糙米進口的方式,後來拿下朝鮮,每年也在朝鮮大規模征糧,這樣才能維持住消耗。
可是,戰爭開始了,日本不僅喪失了進口渠道,還加大了糧食支出。
最近這些日子,華夏人的飛艇時不時的到處縱火,也帶來了1些損失,和極大的恐慌。
日本政府為了維持戰爭,超發了1些貨幣,本來沒什麼問題,很多日本人都將這筆錢存著,但是這次恐慌激化了這次矛盾。
日本人開始爭先恐後的搶購市場上1切用的上的物資,起初還隻是1兩個街區,漸漸擴散到1個城市、1個地區、乃至日本全境。
因為超量的貨幣被突然投放的市場上,形成了短暫的資金流獲勝,通貨膨脹。
資本家突然發現,他們隻需要端著什麼都不做,就能用同樣的成本掙更多的錢,既然發現了,他們會放棄嗎?
於是,人為的營銷出現了,物價開始沒有道理的飛漲。
直到現在,日元流通量已經翻了3倍,惡性通貨膨脹已經無法避免。
而普通士兵們,1個月隻有幾塊錢的薪水,現在不僅是買不起雞,連米都買不了多少了。
還好第4師團是商販出身,生財有道,不會餓著自己。
但是商販就是商販,1切從利益開始考慮。
他們大老遠的從大阪趕來,幫助天皇擊敗叛軍,天皇卻連加1碗大米飯都不加,這樣的天皇,還有必要嗎?
處於這種心態,第4師團的士兵已經沒了進京都的雄心壯誌,開始隨性而為。
至於再為天皇陛下出力,好啊!拿出真金白銀來,日元不要!
……
“先生,隻要師團長和旅團長同意,第4師團將在這次事件中保持中立。”藤井悄悄的說道。
“我該如何相信你呢?簽字吧,簽字之後,我們就是1條船上的螞蚱。”2郎下意識的來辦流程,明顯不是第1次做了。
……
“大人,第4師團稱保持中立,但是仙台師團並不在乎他的事情,已經準備行動了。”2郎給寺內倒了1杯茶,輕輕彙報著工作。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寺內端起茶喝了1口,說是1口,隻是1個茶杯,1口就喝完了。
“大人,1郎那些訓練不多,還沒有槍支的“士兵”恐怕擋不住激動的平民。”
2郎擔憂的說道。
他不明白為什麼,寺內下令士兵不得開槍鎮壓平民,除非他們嘗試衝擊兵營、軍火庫、皇居、或者政府等重要地區。
不然按1郎的想法,早就已經安排人手戒嚴京都,實施軍管,對這些刁民下重手,殺1儆百。
“沒關係,第4師團已經被我們爭取到了,進入京都的火車也被我們所控製,些許平民,不會有事。”寺內搖了搖頭,沒有解釋。
雖然他已經決定做1個背叛者,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大日本計劃,還妄想著日本領導世界,最起碼領導東亞。
貴族掌控權利,無人製衡,1定會陷入內鬥而不是對外擴張,而天皇和底層平民掌控權利,才會1心1意對外擴張。
因為貴族的第1目標是保護既得利益,而天皇的第1目標是維持統治,隻有平民,才想著為所謂的大日本帝國奉獻最後1絲價值。
天皇要退位,貴族會換1個新名字卷土重來,那麼能完成寺內想法的,隻有平民了。
在日本人自明治時代開始的宣傳下,日本底層是狂熱的,對戰爭的狂熱。
“詔書已經發出去了,再留著天皇1家沒用了,安全起見,先找個地方關起來。”
“大人,英國大使來了,說有最新進展。”
“快請他進來……咳咳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