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驅逐艦前出,釋放魚雷和煙霧。”
“驅逐艦出動後,從布呂歇爾號開始,艦隊進行右轉向,回威廉港。”
希佩爾考慮了1下戰鬥的問題,最終選擇放棄持續作戰,準備撤退了。
目前的情況是德國海軍9艘戰列巡洋艦對陣英國皇家海軍5艘戰列巡洋艦,德國海軍占據優勢。
但是,英國戰列巡洋艦出現在這兒的意義不止如此,它象征著英國人已經發現了他們的動作,並且派出了主力戰列巡洋艦。
希佩爾可以肯定,現在麵對的是5艘,1旦陷入纏鬥,就不知道麵對多少艘了。
畢竟這裡是近海,1旦被英國人黏住,周圍的英國軍艦將很快趕來增援,或者堵在他們回威廉港的路上。
到時候想跑就要付出巨大代價,讓1個有分量的單位去斷後。
現在的局勢是他們最起碼擊沉了兩艘英國軍艦,重傷1艘,總噸位1萬噸,他們已經賺了。
不如見好就收,雖然出動2十萬噸的艦隊隻取得了這點成就有點難看,但是起碼沒虧呀。
“將軍,敵前右轉向的話,即便有驅逐艦乾擾,我們也可能麵臨重大損失。”
“不如艦隊左轉,轉1個圈,然後再回航。”
參謀長忍不住建議到。
敵前大轉向本來就非常危險,更彆說德國戰列巡洋艦隊此時是用右舷斜對著英國人。
轉向不是單純的拿著方向盤1甩就可以,目前德國戰列巡洋艦維持著戰鬥隊形,各艦之間的距離在3鏈到4鏈之間。
也就是6百米左右,而戰艦的最小轉彎半徑也是5百到7百米,和艦噸位、航速、艦型不同,轉彎半徑也不同。
艦隊轉向時,為了安全起見,還得拉開距離,逐步分批次轉向,等完成轉向後再重組艦隊陣型。
這段時間內,由於軍艦的方位變化是未知的,加上火控係統還停留在目視瞄準加手搖計算機計算的地步,火炮基本無法正常工作。
打是能打出去,就是不知道能打到哪裡去。
而自己轉向時,敵人卻不會歇著,沒了炮擊乾擾後,敵人的炮手能悠閒的瞄準,並向可能的航向進行飽和式攻擊,轉彎時軍艦的航向十分容易判斷,所以攻擊效率十分的高。
“向左轉向確實能避開英國人的大炮,但是這最起碼會浪費4十分鐘時間,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
“英國人的大艦隊1定已經出動了,而我們的支援,最快也得十8個小時以後抵達。”
“現在就看是我們的動作更快,還是英國的動作更快,如果我們比英國人慢了1點,那第1偵查艦隊的主力就要折損在北海了。”
“對於主力艦隊,對於整個德國海軍來說,這都是不可承受的損失,將艦隊丟在這裡,戰略決戰時,戰列艦隊將失去掩護,進而可能導致戰鬥失敗。”
“所以,我必須把艦隊帶回去,以最穩妥的方式,儘可能的帶更多的船回去。”
希佩爾看著那些前出的驅逐艦,輕輕的解釋道。
“是!我明白了。”參謀長點點頭,都不是傻子,向左轉向隻是趨利避害的下意識選擇。
希佩爾這麼1說,參謀長已經想通了1切,向左轉唯1的優點是能儘快擺正船身,且整個艦隊不需要較大的調整,能立即投入戰鬥。
但是向左是大不列顛島,越行駛越遠離自己的母港,而再次轉向回航,需要進行1個1百8十度大轉彎。
雖然這次轉彎時是在遠離戰場,但是1旦在轉彎中再碰到來自南方的戰艦,他們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南方可是英吉利海峽,是倫敦,是大英帝國的核心地區,即便衝上來1支戰列艦分隊希佩爾也毫不驚訝。
“艦隊已經完成分散,將軍,請您抓住扶手,接下來將進行大角度機動。”艦長恭敬的對希佩爾說道。
驅逐艦已經完成前出,跑的最前麵的驅逐艦距離貝蒂艦隊的航線隻有7千米,當然,距離貝蒂艦隊要遠1些。
畢竟軍艦是在移動的,驅逐艦打的是提前量,希佩爾派出驅逐艦的目的是打亂貝蒂的陣型,讓他們不能悠閒的開炮就行。
彤!
1枚枚魚雷從驅逐艦的魚雷發射管中被噴出,入水後發動機啟動,推動著魚雷快速向預定航線衝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