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國家6千5百多萬人口,1年得消耗3千萬噸糧食,有這麼多糧食,完全不用在乎進口那十幾萬噸,挪1挪就行了。
畢竟這是要用真金白銀購買的糧食,而不是平時那樣,可以用紙幣或者商品進行交換。
“行了,和德國人說,數量太多了,超出了鐵路運輸能力的極限,我們無法提供那麼多東西。”
“我們願意提供1些重要的工業物資,主要用金銀支付,不過部分缺口我們允許用古董或者其他東西填補。”
“另外,告訴他們,今年的交易結束後,明年可能就不能繼續交易了。”
“他們在前線取得了勝利,給予英國人重創,英國人1定會鼓動我們和俄國人發起攻擊來減輕他們的壓力。”
“也許明年,我們就要重新進行戰爭,沒有交易條件。”
鄭磊緩緩說道。
這麼好的1條出口創彙渠道,就這麼丟了,鄭磊還真覺得可惜。
短短兩個多月,華夏帝國已經入賬1百多噸黃金,這可是金燦燦的黃金呀!
…………
十2月中旬,戰鬥詭異的停了下來,不論是西線,還是東線,或者南線,大的戰鬥幾乎沒有,小的戰鬥也並不激烈。
為什麼說幾乎沒有?實際上還是有,進入冬季之後,奧斯曼帝國發現高加索戰區的俄國人嚴重缺乏補給,長期作戰後戰鬥力嚴重下滑。
而由於華夏帝國6軍“倒賣軍火”給了德國人,奧斯曼人得到了幾個月的休息時間和來自德國的軍事補給,戰鬥力有所提升。
在十2月十8日,奧斯曼人最高軍事首腦,恩維爾帕夏命令第3集團軍同第4集團軍1部1起,從亞美尼亞向俄國人發起了進攻。
奧斯曼人為這次進攻集中了兩百6十門大炮,上百門迫擊炮,9萬多名士兵,還有2十3架飛機——隻能用於偵查,不能用於作戰,頂多飛行員攜帶幾枚炸彈扔著玩。
而俄國人呢?高加索方麵軍1直沒能得到補充,特彆是今年下半年,東線俄軍多次主動發起進攻,特彆積極,俄軍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這個方向。
而高加索方向,自從華夏帝國發起進攻開始,高加索俄軍的軍事壓力就小了很多——奧斯曼人停止了主動進攻。
之前的戰鬥中,俄軍多次嘗試在高加索取得突破都失敗了,所以乾脆不在想著從這裡進攻,隻是給高加索俄軍配了1個哥薩克騎兵師——用來搶地盤的。
如果華夏帝國的攻擊1帆風順,奧斯曼人最終肯定會調走亞美尼亞方麵的守軍,用來抵抗華夏人,這麼1來,哥薩克騎兵就能趁機大4搶占地盤了。
雙方是盟軍,華夏帝國即便事後知道了,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不了了之。
所以,奧斯曼人發起進攻時,俄高加索方向隻有3萬多名士兵,其中有幾千人都是哥薩克騎兵,有1百多門大炮,但是型號都比較老舊,不少是移動不便的老式要塞炮。
至於飛機?沒有這種東西。
天寒地凍的,奧斯曼人在進行了“聲勢浩大”的火力準備後,向俄國人發動了全線進攻,而且1上來就是總攻。
雙方激戰了3晝夜,最終俄軍因兵力不足戰敗,後退4十多公裡,戰鬥傷亡1萬3千多人,又因為撤退路上缺少禦寒衣物,凍死兩千多人,凍傷大半。
1點沒誇張,戰爭初期,俄初次進攻,雙方打了1個月,俄傷亡5千,凍死1千,奧傷亡8千,奧成功擋住了南下俄軍。)
奧軍付出兩萬多傷亡,因為戰前準備充足,又繳獲了俄軍禦寒物資,並沒有凍死,凍傷也大多不太嚴重。
把凍死凍傷等非戰鬥減員算上,俄軍陣亡人數反超奧斯曼帝國陣亡人數。
這是這段時間唯1值得稱道的戰役,俄軍讓出了數座高地,戰線進入俄國境內,向高加索北部延伸。
奧斯曼帝國的這次勝利被不少人和德國的魯登道夫攻勢聯係起來,稱作同盟國獲勝的前兆。
雖然騙不了真正頭腦清晰的人,但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頭腦都是不夠清醒的,特彆是目前全人類平均教育水平還在小學3年級以下階段。
法國人的熱情進1步高漲,英國倫敦街頭出現恐慌,股市危機。
最離譜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國人,股市和期貨市場大漲!
而那些手中拿到擴軍方案的參議院或者眾議院議員,都得到了身後勢力的指示,停止了這種做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