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尼古拉2世召回了正在準備進攻東普魯士的阿列克謝耶夫,把他叫回來詢問關於羅馬尼亞的事。
“阿列克謝耶夫,羅馬尼亞參戰的消息你知道了嗎?”尼古拉2世回到辦公室時,臉上帶著發自內心的笑容。
近期俄軍的攻勢十分順利,德國人貌似已經失去了抵抗能力,俄軍每1天都在接近東普魯士,也就是德國本土。
這讓被對外戰爭和內部混亂折磨了3年的尼古拉2世十分之開心,特彆是隨著戰鬥勝利的消息傳回來,國內的局勢也穩定了許多。
“親愛的沙皇陛下,我從報紙上聽說了這個消息,奧匈帝國治下的特蘭西瓦尼亞居住著3百萬羅馬尼亞人,保加利亞控製的多布羅加也是雙方爭議的重點地區。”
“羅馬尼亞之所以1直到現在才加入戰爭,我覺得都是霍亨索倫家族的功勞了。”
阿列克謝耶夫點了點頭。
“裴迪南繼位之後,放棄了不能帶給他們保護和利益的霍亨索倫家族,拋棄了卡羅爾的虛偽立場,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羅馬尼亞參戰之後,我們也不是孤軍奮戰了,雖然他們的力量很薄弱,但是也能分擔保加利亞和1部分奧匈帝國的壓力。”
“這樣也讓奧匈帝國無法集中足夠的力量逼迫來影響我們的行動,更能支援我們的春季攻勢,英國佬終於做了件好事。”
尼古拉2世顯得十分之興奮,不僅是羅馬尼亞的加入讓俄軍不再是單獨支撐起東線戰場,分散的壓力。
實際上尼古拉2世對羅馬尼亞那幾十萬兵力並不是很看重,值得他看重的隻有羅馬尼亞油田,還不是要擁有,而是不能讓德國人得到。
更讓尼古拉2世覺得出了口惡氣的是,羅馬尼亞王室,是霍亨索倫家族的1個分支,羅馬尼亞前國王卡羅爾1世時代,羅馬尼亞是德國和奧地利的盟友,處於德意誌影響範圍之下。
1直以來,羅馬尼亞都是采取上層親同盟國中下層親協約國的態度,讓俄國難以取舍,既不能直接下手吧,又很難繼續擴大影響力。
這次霍亨索倫家族的內鬥,讓尼古拉2世心情大好。
“阿列克謝耶夫,我們的軍備情況如何?”尼古拉2世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然後微笑的看著阿列克謝耶夫。
看得出來,他的心情真的非常好。
但是阿列克謝耶夫的心情就不是那麼美麗了,聽到尼古拉2世的詢問後,心中更是警鈴大作。
“目前還算正常,親愛的陛下,軍隊的軍備儲量能夠保證當下每天戰鬥的需求量,如果事情發展順利的話,我們不會有太大的武器彈藥缺口。”
阿列克謝耶夫知道尼古拉2世要乾什麼,但是他不能這麼做,即便這會讓尼古拉2世的好心情消失也1樣,所以他委婉的點出俄軍軍備不足的事情,希望尼古拉2世能打消這個念頭。
可惜,他還是不夠了解尼古拉2世。
“是否可以擠出1批暫時用不上的軍備彈藥支援1下我們的新盟友?羅馬尼亞人的參戰比較倉促,他們的準備也不是很充足,麵對保加利亞人和奧斯曼人可能會比較吃力。”
“羅馬尼亞人向我們請求了援助,為了維持帝國在巴爾乾地區的影響力,我們需要做出表率。”
就像阿列克謝耶夫想的那樣,尼古拉2世想要加強俄羅斯帝國和羅馬尼亞的關係,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軍事援助。
不論什麼時候,軍事援助都是1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使用相同口徑的武器,通用的彈藥標準,這是屬於非常牢固的盟友才有的直觀體現。
1直以來,羅馬尼亞作為與沙俄接壤的國家,深受俄羅斯帝國影響,民間較為親俄。
如果能援助1批甚至大批武器,進而改變其整個軍工結構,更能加強俄羅斯帝國對羅馬尼亞的控製。
羅馬尼亞製式步槍是1893型曼利夏步槍,口徑卻是6.5毫米,奧匈帝國係槍支。)
“不,陛下,我們現有的武器裝備需要用來進1步拓展勝利果實,然後穩固防線防止德國人的反撲。”
“德國人1直沒有進行大規模反撲,我們需要防止坦能堡大戰時的悲劇再次發生。”
阿列克謝耶夫有些著急,說話都口不擇言了。
“這批軍備並不是就這樣消失了,是提前從俄軍中撥出,英國人支援的軍備已經加緊裝船了,等英國人提供的武器到貨後會第1時間運到前線去。”
“這個時間不會很長,兩周到1個月之內,武器1定會到貨,不會影響到軍隊的進攻計劃的。”
“我相信前線的武器儲備應該足夠支撐不止1個月的戰鬥。”
果然,提到曾經的失敗,尼古拉2世心情1下子就變得不美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