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和平,暴力無法帶來和解,隻能帶來仇恨和死亡,我想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彼得羅夫斯基平靜的說道。
“烏拉爾山脈以西1百公裡內,不得駐守1名俄軍,警察和武裝人員數量應該控製在1100以下。”
胡西華看著彼得羅夫斯基。
“華夏帝國從烏拉爾山脈全麵撤軍。”
彼得羅夫斯基也看著胡西華。
“停戰,還是停火?”胡西華作勢思考了1會兒。
“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割讓給華夏帝國,但是華夏帝國要保證俄國人在那些土地上的正常權利。”
“另外,俄國商船可以使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西伯利亞鐵路,貝加爾湖以西段,這不應該受到故意刁難。”
說到這裡,彼得羅夫斯基胸口明顯起伏了好幾次。
“烏拉爾山脈東坡歸我們,西坡歸俄羅斯帝國,華夏帝國6軍從烏拉爾山脈西坡全麵退回東坡。”
“俄羅斯帝國商人,可以在得到華夏帝國商業部許可的情況下,在海參崴停靠,並且使用西伯利亞鐵路運輸華夏帝國許可的1般商品。”
胡西華偏了偏頭,臉上帶著嘲諷的笑容,但說的還是很認真。
從海參崴退到貝加爾湖以東,他要是同意了,明天就該被憤怒的國會撕碎。
“那就停火吧,曆史遺留問題,以後再慢慢談,先談和平停火的問題。”法國外交部長見2人要吵起來了,趕緊打圓場。
法國希望德國東部留著1個強國,這樣就能牽製1下德國。
“法蘭西帝國殷切希望華夏帝國和俄羅斯帝國能達成和解,和平比什麼都重要。”
法國人其實很難做,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和平是1種妄想。
世界上任何1個國家,哪怕是標榜所謂自由的阿美莉卡,也不會放棄這麼大1塊領土,哪怕它環境惡劣。
華夏帝國不吐出來,俄羅斯帝國不會善罷甘休,所以雙方的長期戰爭是可以預見的。
至於俄羅斯帝國被徹底兼並?好歹俄國還有78千萬人口呢,不是那麼容易徹底失敗的。
華夏帝國前期能夠在俄亞地區如入無人之境,是因為哪裡和無人之境差距真不大。
除了葉卡捷琳堡周邊,整個俄亞地區也就幾百萬人口,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茲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就吸收了大部分人口。
其他地方隻有1些遊牧民族,非白人。
隻要解決掉幾個重要節點,就相當於掌控了這1整塊地方。
“停火吧,俄軍不會在烏拉爾山周圍建立軍事基地,不會布置武裝部隊。”
“華夏帝國必須全麵退出烏拉爾山,回到衝突開始前的位置。”
彼得羅夫斯基的態度很明確,這是1次暫停,甚至都沒有要求賠償損失什麼的。
“西伯利亞鐵路烏拉爾段由華夏帝國和俄國共同組建鐵路公司運營。”
“烏拉爾山脈內所有城市非軍事化。”
“烏拉爾山脈內所有城市,在俄羅斯帝國統治下進行自治,在不脫離俄羅斯帝國框架內,獲得相應自由的權利。”
“這1切需要在華夏帝國6軍的監督下進行。”
胡西華看著彼得羅夫斯基,笑了,笑的很開心。
戰爭已經開始了,而彼得羅夫斯基還想回到戰爭之前的狀態,未免太好笑了。
不過,這也不是過渡激怒俄國人的時候,隻要達成目的就行了。
讓華夏帝國控製烏拉爾山脈,俄羅斯人肯定不會接受,戰鬥不會停止。
讓俄羅斯人繼續控製烏拉爾山脈呢?那這場仗不是白打了嗎?
那就乾脆,大家都彆管了。
看起來華夏帝國沒撈到多少好處,然而賬不是這樣算的。
你不變,敵人變弱了,相對你就變強了,而對外展現的,卻1點也不突兀。
……
十1月底,雙方簽署停火協議,稱衝突已經結束。
俄羅斯帝國最終同意了胡西華提出的條件,換來了華夏帝國從彼爾姆的廢墟中撤離。
米哈伊爾也不想同意停火,但是彼爾姆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如果來年俄軍沒有做好準備,那麼華夏帝國就能從彼爾姆順著卡馬河1路衝進帝國最核心的腹地地區。
法國的經驗已經證明了,戰爭發生在自己的土地上,即便贏了,也已經輸了1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