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沒想到你們還有這層關係。方主事在壽州任職的考評我看過,十分不錯。”趙策英微笑道。
divcass=”ntentadv”方航連道不敢。
寒暄了幾句,趙策英主動詢問起兩人的來意。
袁文紹沒有說話,而是讓方航自己說。
方航把昨日的那一番話,在趙策英麵前再次說了一遍。
當然了,他並沒有說是猜出朝廷要徹查鹽務,隻說是自己發現江南等地私鹽泛濫,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趙策英聽完,沉默了一會,說道:“方主事既然是文紹的連襟,那就都是自己人了。不瞞你們,父皇有意來年開春,派人前往江南徹查鹽務。
如今大周立國已有百年,人口相較於開國時,增加了很多。然鹽的收入卻隻有開國之時的五六成,鹽務已經到了不得不查的地步。
父皇正在為從哪著手而頭疼,方主事的一番話,可謂是解了燃眉之急。”
“食君之祿,當為軍分憂,這是臣應該做的。”方航說道。
趙策英有些惆悵道:“若是天下官員人人都像方主事這麼想,就好了。”
“殿下謬讚了。”方航謙虛道。
“方主事不必自謙。”趙策英沉吟了片刻,說道:“我本想帶你入宮,讓你親自向父皇奏對。可是擔心這樣一來會引起有心人注意,便打消了這個想法,不過你放心,你的功勞我會如實稟報父皇,到時候自有賞賜。”
“殿下思慮周全。”方航拱手道。
接下來,趙策英詳細的詢問了一些關於鹽幫的事。
方航自然沒有隱瞞,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聊了近半個時辰才結束,袁文紹見狀,提出了告辭。
趙策英卻說有事和袁文紹說,把他單獨留了下來。
等方航走後,趙策英看向袁文紹說道:“聽說西夏公主天天想你討教詩詞?”
“殿下,臣哪裡會什麼詩詞,這不是按照殿下說的,打探西夏這次來京的真實目的,才不得不和西夏公主多多接觸麼。”袁文紹說道。
他不知道趙策英知不知道他和西夏公主接觸到床上去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反正當時趙策英讓他去的時候讓他想辦法弄清西夏出使的真實原因。
要是趙策英知道了,大不了說自己是為了打探消息,才不得不以身飼虎。
嗯,還是個母老虎。
自己怎麼說也是為國獻身,不說賞賜,總不能因此怪罪他吧?
“那你打探的怎麼樣了?要知道西夏公主可是前來大周和親的,雖說如今和親之事尚沒定下。但是你一個男子經常出入西夏公主房中,已經有不少大臣在父皇那裡彈劾你了,是我一直幫你說好話,父皇才把這件事暫且壓下,沒有追究。”趙策英說道。
趙策英的意思無非是告訴袁文紹,你和西夏公主有沒有什麼,我不關心,也不想追究。
但是前提是看你能打探到什麼。
袁文紹自然聽的出來,說道:“西夏出使的真實目的臣尚未打聽到,不過臣卻打聽到另一個秘密。”
趙策英聽到前半段有些失望,當聽到後麵那句時,眉頭一挑,問道:“什麼秘密?”
“殿下可還記得龍珠?”袁文紹問道。
“那哪裡是什麼龍珠,經過人鑒定,其實就是顆大點的金珍珠罷了。當時南唐號稱前朝正統,估計是故弄玄虛,來收攏人心的。”趙策英撇嘴道。
趙宗全的皇位本來就是撿來的,不怎麼正。
得到龍珠後,欣喜若狂,本想拿出來,借此來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
不過誰也沒見過龍珠長什麼樣,擔心萬一不是,反而弄巧成拙,他便找宮廷禦匠鑒定了一下。
結果得出的結論是,所謂的龍珠隻是一顆金珍珠而已。
趙宗全不知道龍珠本來就是金珍珠,還是這個龍珠根本就是假的。
擔心萬一他把龍珠的事公告天下,結果真龍珠冒出來,被打臉,就一直沒有公布。
“殿下,臣可以確定,那個就是所謂的龍珠,而且龍珠肯定隱藏著彆的秘密。”袁文紹說道。
趙策英一怔,問道:“你怎麼知道?”
“因為西夏公主懷疑龍珠在臣手裡,許了很大的代價要拿到龍珠。”袁文紹說道。
“難道是南唐滅亡前,曾經藏下了一批財寶?”趙策英疑惑道。
“臣開始也有這個想法,但是仔細想想覺得不太可能。南唐當初的範圍是江南,西夏就算知道藏寶之地,找到了又怎麼運的走?而且臣聽聞,當初南唐投降時,國庫充盈,並沒有被轉移的跡象。”袁文紹說道。
趙策英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我在翰林院的藏書中,看到過關於當時的記載,南唐投降事,國庫和皇家寶庫的錢財和賬冊都能對的上。南唐的臣子也都說數目能夠對的上。”
“所以臣覺得不會是財寶,但是西夏這麼想要,其中肯定有彆的秘密,殿下可以告知陛下,仔細研究一下龍珠。”袁文紹說道。
趙策英聞言眼睛一亮,說道:“我明白了,那顆珠子上用微雕雕刻了許多紋路,當時我和父皇都以為是為了讓那顆珠子看起來更像是龍珠而雕刻的,現在看來很可能是一副地圖。”
袁文紹聞言有些驚訝,龍珠在他手上的時候,他一直沒仔細看過,並不知道上麵有什麼紋路。
“文紹你先回去吧,我要進宮一趟。”趙策英激動道。
袁文紹看到趙策英的神情,就知道他應該是猜到龍珠的秘密是什麼了。
見趙策英沒有說的意思,他也不好詢問,行禮離開了王府。
坐在馬車上,袁文紹還在思考龍珠的秘密。
趙策英那麼興奮,說明龍珠蘊藏的秘密非常重要。
而且他還急著進宮,說明這個消息對於趙宗全也很重要。
突然一個東西浮現出來——傳國玉璽。
出了這個,袁文紹實在想不到彆的東西了。
雖說傳國玉璽在大周建立前,就在戰亂中遺失了。
最後的擁有者是後唐的皇帝。
而後唐並不是唐朝後裔,而是被賜姓為李的異族建立的。
像如今的西夏皇室姓李,也是如此。
而南唐則是號稱唐朝後裔,看似和後唐毫無關係。
但南唐這個唐朝後裔,也是自己通過認祖自稱的,並沒有實證。
誰知道會不會是後唐皇室的後裔。
畢竟後唐剛滅亡,次年就又建立起一個唐,還都是姓李的。
若真是如此,傳國玉璽在後唐手裡也很正常。
龍珠要是真蘊藏了傳國玉璽所藏之處,叫這個名字,倒也實至名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