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孫琦的教誨
袁文紹封爵的消息,不僅在汴京引起很大的轟動,還向其他地方蔓延開來。
揚州,通判府後宅。
葳蕤軒正廳內
王大娘子看著跪在地上的盛長柏,氣就不打一處來。
本來她被袁家送聘之事弄的對袁家很是不滿,但是前不久傳出袁文紹立功被賞,還升了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可把她高興壞了。
要知道盛家主君也才正六品而已,雖說武將比文官地位低上許多,但是袁文紹才多大啊,可以說是前途不可限量。前文寫的盛紘是正七品,很多人質疑,於是就修改了一下,改成了正六品。前麵之所以寫正七品,是根據影視劇裡寫的。影視劇裡並沒有提盛紘是幾品,但是盛紘入京後穿的是綠色官服,而綠色是七品到五品官員穿的,考慮他後麵還要升職就定成了七品。不過好多人對這一點質疑,我就改了,在此說明一下。)
參加宴會時沒少被揚州官眷恭維吹捧,讓王大娘子好不得意,平常走路都帶著風。
不過高興之餘,王大娘子也沒忘記盛長柏的學業,按照盛紘的意思,明年就要讓盛長柏下場參加科舉了,因此這段時間王大娘子一直在催促盛長柏用功學習。
然而這幾日盛長柏經常找各種理由出門,一出門就是一兩個小時。
王大娘子派下人暗中跟隨,卻發現盛長柏是去見顧廷燁去了。
把王大娘子氣壞了,等盛長柏回來,便叫了過來,直接罰他跪下。
“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了,顧廷燁在汴京是個浪蕩子,讓你少和他往來。而且他在你大姐送聘之日,差點把伱大姐的聘雁贏去,讓咱家顏麵儘失,你竟然還和他往來,你這麼做對的起我,對得起你大姐麼?”王大娘子氣呼呼道。
“娘,這件事我不是解釋過了麼,都是袁家嫡長子讓他做的,並不能怪二郎。”盛長柏說道。
“你…”
王大娘子指著盛長柏,氣的身軀顫抖,罵道:“我看你是讀書讀傻了。你忘記上次跟他吃酒遇到刺客的事了?差點沒連累你被刺客傷到,他自己卻跑了,還借此算計白家。這人心機太重,你少和他來往。”
那次顧廷燁被刺殺,揚州捕快衙役和廂軍找了一夜,差點把楊州城給翻過來,都沒找到。
為此盛紘和揚州大小官員還聚在一起商議過對策。
誰知道過了兩天,白家老太爺出殯的時候,他卻出現了。
白家老太爺經常施舍鄉裡,在揚州名聲很好,出殯的時候,揚州大小官員都去了。
顧廷燁當著揚州大小官員的麵拿出了白老太爺讓他來揚州繼承家業的信。
正常來說,白家的產業應該由白家二房三房繼承,然而白家現在的產業都是白老太爺自己打拚出來的。
就連白家祖宅都是白老太爺贖回來的,因此白家產業和白家宗族沒有絲毫關係,加上顧廷燁有白老太爺親筆所寫的書信,又出自侯府,揚州官員隻能將白家家業判給顧廷燁。
雖然顧廷燁得到了白家家業,但是在揚州的名聲卻臭了。
古人十分重視宗族,在古人眼裡宗族是高於外孫的。
就算是後世,法律明文規定子女享受同樣的繼承權,但是在普通人心裡,家業就該兒子繼承。
王大娘子本來就對顧廷燁沒有好感,加上顧廷燁一個外人,卻來‘謀奪’白家家產,更加反感了。
而顧廷燁還是在她女兒大喜日子搗亂的人,偏見更深了,她豈能願意讓自家兒子和顧廷燁來往。
“大娘子,喜事啊,天大的喜事啊。”
就在這時,劉媽媽的聲音從外麵傳了過來。
沒多久,一臉喜色的劉媽媽跑了進來。
“什麼喜事?莫非林噙霜那個小賤人死了?”王大娘子問道。
劉媽媽:“……”
王大娘子的話差點給劉媽媽整不會了。
雖然林噙霜死了確實是好事,但是這種事情,也不能擺在明麵上說啊。
“大娘子,是大姑爺封爵了。”劉媽媽說道。
“大姑爺,什麼大姑爺?”
王大娘子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袁盛兩家雖然定了親,聘禮都送了,但是畢竟還沒成親。
“是袁家大姑爺啊,汴京那邊傳來消息,大姑爺立了大功,管家封了忠勇伯,襲三代呢。”劉媽媽說道。
“真的?”王大娘子有些不敢置信道。
“真的,從汴京過來的商販帶來的消息,說是在汴京都傳遍了,這種事情應該沒人敢亂傳。”劉媽媽肯定道。
王大娘子被這個消息震驚的腦子都空白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一臉喜色道:“多謝觀音菩薩太上老君保佑,我家華兒就要是伯爵府大娘子了。”
說著王大娘子就對著牆上掛著的幾副畫像跪了下來,磕起了頭。
不過她拜的著實有些雜,牆上掛的三幅畫像,涵蓋了佛、道、儒。
要是真的有靈,也不知道會不會被王大娘子氣到。
王大娘子卻管不了那麼多,之前盛華蘭雖然嫁的是伯爵府,但是袁文紹是嫡次子,爵位又輪不到他繼承。
加上袁文純下聘的時候弄的那些動作,等袁老伯爺去世,弄不好就得分家了。
但是現在可不同了,袁文紹自己封爵了,盛華蘭嫁過去就是伯爵府大娘子,讓她如何不高興。
拜完後,王大娘子起身說道:“讓人擺宴席,這麼大的喜事一定要慶祝慶祝。”
“娘,大姐畢竟還未出嫁,這種事情咱家擺宴席不適合。”盛長柏提醒道。
“閉嘴!”王大娘子現在正高興呢,哪裡聽的進勸,瞪了他一眼,說道:“你的賬回頭在和你算,回房讀書去。”
盛長柏無奈,起身行禮退了出去。
不過他沒有回自己院子,而是準備去找盛紘回來。
袁盛兩家畢竟還未真正成為姻親,盛家要是大肆操辦,指不定彆人怎麼笑話呢。
盛長柏剛到門口,正好碰到了回來的盛紘。
相比較王大娘子喜形於色,盛紘倒是淡定許多,不過眼裡的喜意說明他也十分開心。
盛長柏看到盛紘連忙把王大娘子要大肆慶祝的消息告訴了盛紘。
“真是胡鬨!”
盛紘聞言,臉色不悅的走向了葳蕤軒。
……
定州城,西廂樓最大的一間包廂內。
袁文紹正和兩個年紀相仿的少年一起飲酒。
其中一個微瘦的少年,歎了一口氣道:“唉,本來還想著這次有機會上戰場呢,沒想到西夏崽子就這麼退兵了。”
“哈哈,八郎,以後有的是機會。”另一個身材壯碩的少年笑道。
袁文紹也安慰道:“是啊,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
這兩人身材瘦些的是定國公孫琦的小兒子孫浩,一個是靖勇侯劉孟的次孫劉磊。
西夏得知靈州城丟失後,就知道中計了,安國公馮如山心有不甘,一邊派出兵馬想要奪回靈州城,一邊猛攻定州城。
然而定州城這種重城豈是那麼容易攻下的。
至於靈州城那邊,等他派去的援兵抵達,寧遠侯帶領的五萬大軍早到了,加上原本的兩萬兵馬,靈州城就有七萬兵馬在,根本沒用機會了。
袁文紹到達定州城時西夏已經退兵了,孫琦也沒給他安排具體職務,隻是讓他在這等聖旨到來。
畢竟他又立了功勞,現在安排下去,等封賞聖旨到來還需要重新調動。
這幾日袁文紹無事,倒是和孫浩和劉磊混熟了。
對於孫浩的鬱悶,袁文紹很無語。
要是他有孫浩的家世,傻子才上戰場,好好享受不好麼。
他累死累活才正六品,孫浩年紀輕輕身上就掛著正六品的勳官,有錢領還不用乾活,真是人比人氣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