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紹沒想到其中還有這樣的內情,疑惑道:“韓大相公難道就不怕官家連他也一起貶了?”
divcass=”ntentadv”“嗬嗬,他是大相公,這種事情他必須的站出來,不然天下人怎麼看他?他隻起了個頭,就置身事外,就是向官家表明,他隻是職責所在。官家心裡肯定生氣,但是也不會因為這個就把他也貶了,大相公的位置至關重要,朝中因為立儲本就動蕩不堪,要是動了大相公,局勢將更加混亂。官家就算為了穩定也不可能動他的。”寧誌廣說道。
“多謝寧先生提醒,我會注意的。”袁文紹沉聲道。
他爹多次讓他小心韓大相公,寧誌廣現在也這麼說,袁文紹自然不敢小看。
“將軍要是沒有什麼事,那我就告退了。”寧誌廣起身行禮道。
“寧先生慢走。”
等寧誌廣離開後,袁文紹沉思了一會,讓張安去皇城樞密院替他告病假。
然後把裝病的事情告訴華蘭,讓她告誡家中下人,不要亂說,便去陪女兒玩耍了。
……
邕王府
邕王得知袁文紹告病的消息,臉色有些難看。
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他這邊剛剛下請柬,袁文紹就病了。
他之所以選擇拉拉袁文紹,除了錢財外,還有彆的考慮。
他在軍中沒有什麼勢力,就算以後登基,也需要一些信的過的將領掌控兵馬。
至於會不會被官家猜忌,經過幕僚分析,他根本不太擔心。
袁文紹在西北立功,算是西北派係的人,招攬袁文紹可以向西北派係示好。
而袁文紹又沒有和西北派係有過深的來往,拉攏他,官家肯定會有些想法,卻也不會太過在意。
現在被袁文紹裝病拒絕,他所有謀劃都落空了。
向西北派係示好倒是不急,但是他現在非常缺錢。
不能得到袁文紹的錢財,才是他最煩躁的。
等到傍晚,邕王派人把投靠他的官員中身份最高的幾個請了過來,酒宴過後,邕王將幾人請到了書房。
“諸位,本王現在非常缺錢,不知幾位可有什麼辦法?”
“王爺,不是有不少勳貴人家投靠王爺麼?這些勳貴人家雖然都沒落了,但是錢財方麵卻是不缺的,也該他們出出力了。”吏部右侍郎楊仁勤笑道。
“王爺,楊大人說的有道理,勳爵人家好些都是祖輩幾代積累,錢財不少,他們支持王爺總不能隻在後麵搖旗呐喊吧?”
邕王聞言有些猶豫,說道:“本王問他們要錢,會不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他也擔心找那些投靠他的勳爵人家要錢,會讓這些人不滿,轉而投靠兗王。
投靠他的勳爵,雖說都已沒落了,但是這些人家都是開國時期的功臣,影響力還是有的。
“王爺放心,沒有人會喜歡兩麵三刀之人,他們就算轉投兗王,也不會受到重視。而且王爺問他們要錢,他們反而會覺得王爺以後能給他們更大的回報,沒準還會很開心呢。”楊侍郎笑道。
邕王仔細想想覺著有道理,放下心來。
第二日便把支持他的勳爵人家,都給請了過來。
能這麼急著站隊的,都是已經早已沒落,空有爵位沒有實權的人家。
和之前的袁家有些類似。
不過和袁家不同的是,他們比袁家有錢多了。
畢竟他們沒有像袁家被沒收祖產。
太祖當年雖然定下了重文輕武的基調,但是在錢財上對待勳爵還是很大方的。
這些開國封爵的人家,都被賜予了大量的田地。
近百年的積累,錢財還真不少。
正如楊侍郎說的那樣,這些勳爵人家聽說邕王要錢,不僅沒有不快,反而非常高興,紛紛慷慨解囊。
在他們看來,他們在朝中沒有什麼影響力,就算邕王以後當了皇帝,論功行賞他們也排不上號。
現在好了,邕王拿了他們的錢,以後肯定不會虧待他們。
投靠邕王的勳爵有二公五侯十三伯,總共二十家。
這些人一共給邕王貢獻了一百五十萬兩的銀子,不得不說真的很有錢。
邕王拿到銀子後大喜,天天宴請官員給官員送禮,在他的‘禮’賢下士下,倒是讓他拉攏了不少官員,一時間有了和兗王分庭抗禮之勢。
邕王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兗王,兗王也如法炮製,弄了大量錢財,再次將邕王的風頭蓋了過去。
官家對此不聞不問,好似默許了兩人的做法。
外麵的局勢袁文紹也知道,不過他一直報病在家修養,就連孫浩劉磊他們前來探望,也給拒絕了。
這一日,盛家學堂休沐,袁思雯吵著要去盛家玩。
袁文紹算算日子,自己裝病也有七八日了,也該‘好’了,便帶著華蘭女兒前往了盛家。
上次說送筆,後來因為立儲之事弄的也給忘記了,這次袁文紹還專門叮囑華蘭帶上幾支筆。
……
“幾個姑娘讀書識字是為了明理,哪裡需要這麼貴重的筆。明丫頭那個字本來就寫的不好,拿著這麼貴的筆,怕是更不敢寫咯。”盛老太太笑道。
“祖母。”明蘭羞的跺了跺腳。
“好好好,我不說了,現在明丫頭是大姑娘了,知道害羞了。”盛老太太笑著說道。
“祖母,就是幾支筆罷了,在庫房放著,也是浪費。”袁文紹笑道。
“曾外祖母,我想和五姨六姨出去玩。”袁思雯正是好動的年紀,哪裡坐的住。
“雯姐兒!”華蘭不滿的瞪了她一眼。
“今天外麵太陽不錯,你們帶雯姐兒去玩吧。”老太太說道。
“哦哦,去玩咯。”袁思雯衝母親吐了吐舌頭,跑過去拉著如蘭明蘭便往外走。
“祖母,雯姐兒性子頑劣,是我沒有教導好。”華蘭說道。
“她還是個孩子,活潑點不是正常麼?”老太太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母親說的是,我覺著雯姐兒的性格和如兒小時候有點像,以後長大些就好了。”王大娘子笑道。
華蘭:“……”
她沒覺著如蘭和小時候有什麼不同,一想到自家女兒長大後也是這樣,就覺得有些頭疼。
墨蘭欠身行禮道:“祖母,母親,女兒也想跟著去。”
王大娘子一看到墨蘭,臉色就垮了下來,剛想說話,老太太就擺手道:“去吧。”
“多謝祖母。”墨蘭欠身一禮,退了出去。
“前幾日大房那邊送信來,說今年送禮讓長梧跟著過來,就不回去了,看看能不能在汴京找個差事。”盛老太太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