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明蘭訓弟求訂閱)
盛紘離開後,老太太看出明蘭姐弟倆心情有些不好,便讓兩人回去休息了。
出了廳堂走了一段後,長林開口道:“姐姐,等我以後有了功名,我便把你和祖母接走,再也不用留在這裡受氣了。”
“住口!”
明蘭臉色一變,瞪了弟弟一眼,說道:“去我房間說。”
一路上,明蘭一言不發,進入房間後,讓小桃在外守著,然後看著長林說道:“跪下。”
“姐姐,我…”
“你要是還認我這個姐姐,就跪下,要是不聽,以後就當沒有我這個姐姐。”明蘭淡淡道。
長林到底是個六歲多的孩子,聽到明蘭的話被嚇壞了,連忙跪了下來說道:“姐姐,我聽你的就是了,伱彆生氣。”
明蘭看著弟弟的表情,也有些心疼,臉色緩和了許多,問道:“你很恨爹?”
“他不是我爹!”長林昂著頭反駁到。
“對,從宗族禮法上,他確實不是你爹,但是從血脈上來說,他就是你爹。”明蘭說道。
“我沒有這樣的爹,他對我不管不顧,還害死了我娘,我不會原諒他的。”長林恨聲道。
明蘭聞言臉色一變:“這些是誰告訴你的?”
關於母親之死,明蘭從未跟長林說過。
但是現在聽長林的意思,是認為盛紘害死了母親。
就算有人跟長林說了當年之事,他也應該記恨林小娘才是。
明蘭懷疑是不是有人想害長林,故意讓人在他麵前這麼說的。
一旦仇恨的種子發芽,長林做出什麼不智的事情出來……
一想到這種可能,明蘭就不寒而栗。
長林看到姐姐發怒,也不敢隱瞞,說道:“我是無意中聽到府上兩個下人再說,他們說我是不詳之人,所以他才不認我,把我過繼了出去。當初母親生我的時候,他就不想要我,不給母親請大夫,母親才會難產而死。”
明蘭聞言卻是鬆了一口氣,從長林的敘述來看,不像是有人背後指使。
若是真有人指使,故事應該會編的更加詳細才是。
當年的好多知情一些的下人都被發賣了,下人不知道情況,胡亂猜測,倒也正常。
“長林,母親的死和爹沒有關係。”明蘭說道。
“我不信,不然他為什麼對我不管不顧,把我過繼出去?”長林眼中充斥著恨意。
明蘭聞言沉默了,她現在已經看明白了,長林之所以恨父親,是因為他渴望父愛,但是這一切盛紘卻沒有給他。
他之所以那麼容易相信下人談論的話,是因為他恨盛紘,所以願意相信這些。
曾幾何時,她不也和長林一樣,非常渴望得到父愛。
母親總讓她不要拔尖,其實她隻是想吸引父親的目光,得到父親的喜歡罷了。
母親去世後,她也渴望得到父親的安慰和愛護。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現在的她已經不對盛紘抱有期望了。
將弟弟從地上拉起來,明蘭蹲下身子,看著他的眼神說道:“母親的死和父親沒有關係,他之所以對你不管不問,隻是因為不喜歡你罷了。但是你還有姐姐還有祖母,把他當做二叔就好了,不要有期望,也不要記恨。明白麼?”
長林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說道:“姐姐,我明白了。”
“乖,回去睡覺吧。”明蘭揉了揉他的頭。
“姐姐,那我回去了。”長林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
早上,袁文紹練完武,一家人正在吃飯,下人前來稟報顧廷燁來訪。
讓人把人請到前廳,袁文紹換了身衣服來到了前廳。
“仲懷,今日你不是該去學堂讀書麼?”
袁文紹說著說著,發現顧廷燁臉色有些不對勁,關心道:“你怎麼了?我看你好像受了傷的樣子。”
“嗬嗬。”顧廷燁自嘲一笑,說道:“被我爹打了,已經習慣了,沒什麼大礙。”
“你以前雖然有些浪蕩,但是這幾年一直在白鹿洞書院,回來後也沒去勾欄瓦舍,最近汴京城都在傳聞,你浪子回頭了呢。令尊為什麼打你?莫非你那個外室被發現了?”袁文紹奇怪道。
“就連你這個外人都知道我回到汴京後,就一心備考,沒有在去過那種地方,我那個父親卻不相信我。”顧廷燁自嘲道。
“到底怎麼回事?”
袁文紹心中一動,難道是秦大娘子弄什麼幺蛾子了?
“嗬嗬,今日…”
經過顧廷燁敘述,袁文紹大概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今日一早,他準備出發去學堂的時候,被他爹叫去了前廳。
原來是汴京幾個有名的青樓上門要賬,說他在青樓掛賬沒還。
這些賬都是四房五房的幾個堂兄弟用他名掛的。
這點錢對於顧廷燁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他氣的是父親根本不相信他,不問青紅皂白的把他罵了一頓。
顧廷燁一氣之下,質問了當年他母親的事情。
沒成想,顧偃開知道後大怒,讓人打了他幾十棍。
要不是他從小習武,身子骨不錯,現在估計隻能趴在床上養傷了。
從家裡出來,顧廷燁越想越氣,想找人說說話,於是便讓石頭去盛家向莊學究告假,自己來到了忠勇侯府。
袁文紹聽完,不知道該如何安慰。
顧偃開還是很在乎這個兒子的,從他臨死前的安排就能看出來。
之所以對顧廷燁態度如此惡劣,和顧廷燁早年確實頑劣也有很大的關係,加上受到了小秦氏蒙蔽。
顧廷燁或許隻是想找個人傾訴,倒豆子般把他這些年受的委屈全都說了一遍。
袁文紹隻是當一個合格的聽眾,並沒有多嘴。
顧廷燁一直在袁家待到將近中午才離開。
袁文紹搖了搖頭,回到了後院。
“官人,你和顧二郎聊什麼呢,聊了這麼久?”華蘭疑惑道。
“沒說什麼,就是聽他訴苦。”袁文紹把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
“其實這也不能怪顧侯,顧二郎之前確實浪蕩不堪,現在雖有改變,一時間也很難讓人信任。聽說要不是顧侯夫人在其中調解,父子二人早就反目成仇了。”華蘭感歎道。
汴京一些消息傳的非常快,顧家的事情也不算什麼秘密,華蘭多少也聽說了一些。
“你以為顧侯夫人真有外麵傳的那麼賢惠?以後要是碰著了,多留些心眼。”袁文紹提醒道。